香麝郎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0章 畫中世界,夢越盛唐之惑心秘籍,香麝郎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清心與王老三和李子健就在這洞窟中等南宮景,就睡著了!

誰知夢中走進一處仙界,出門都是踩著祥雲,進出都是飄飄欲仙。楊清心一看自己到了仙界,大喊道:“完了!我們還是進入畫中了!”

王老三駕著雲騰挪閃轉,好不自在道:“二哥我們這是做夢了,怎麼做夢都做到一起來了?”

李子健笑道:“二弟,我們興許遇見神仙了!你看這處處祥雲,哪裡像妖女住的地方?”

楊清心也是哭笑不得,這兩人一進入這種地方,就完全沒有清醒意識,剛才給他們灌輸的思想完全不起作用,只能見機行事,聽天由命吧!

此時有一飛天菩薩駕彩雲而過,只見她“有金像輦,去地三尺,施寶蓋,四面垂金鈴七寶珠,飛天伎樂,望之雲表。”

王老三眼冒金星說:“二哥,這不是那牆壁上的飛天女菩薩麼?真人比畫中更美啊?”

李子健也笑道:“太美了!真是一種享受,最牛逼的還是我們學會了飛天,自己能飛啊!哈哈哈”。說著李子健這種人也飛身而去。

王老三笑道:“二哥,怎麼樣,一會飛,大哥就飛跑了,還是我老實吧!”

楊清心笑道:“是啊!這種情況,不亂心也不可能。”

王老三笑道:“二哥,不如你說說這飛天菩薩,怎麼有點胖,有的瘦?”

楊清心笑道:“這是隋朝立國短短三十餘年,隋文帝楊堅與隋煬帝楊廣均崇聖佛教,在這時期佛教如日中天。莫高窟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時間裡建了百餘個洞窟,是莫高窟這座歷史遺蹟中最閃光的一部分。此時敦煌飛天數目驟增,滿窟皆畫飛天,敦煌飛天藝術出現高峰,與朝廷大力倡導畫飛天也有重大關聯。

據史籍載隋煬帝特別喜愛飛天,他在宮中曾讓匠人為其創造“活動飛天”,在大門上掛帷幕錦幔,裝飾木雕飛天,經過機械傳導,飛天可上下升騰俯仰,捲動錦幔上升。隋代敦煌飛天的繪製達到鼎盛。飛天不僅繪製精美,色彩斑斕,而且無拘無束,任意飛翔,表現出一種動感和生命的活力,已完全擺脫了西域畫風的影響,以中原技法取而代之。飛天創作生動,佈局多為群體,首尾銜接,各有姿態。飛天基本上為中原式女性造型,或面相清瘦,身材修長;或豐肌麗質,婀娜多姿,眉宇含情。飛天的動態多變,俯抑斜正,騰飛俯衝,不拘一格。有的洞窟四壁,環窟繪帶狀飛天一週,有天宮欄牆紋為界線,以飛天代替過去的天宮伎樂,如莫高窟244、390窟,這是隋代飛天變化的特徵。還有一種特殊形態,莫高窟276窟有反彈箜篌(音:空侯,古代傳統彈絃樂,形似豎琴)飛天一身,在莫高窟反彈琵琶圖形甚多,反彈箜篌僅見此例,反彈樂器有悖於人體自然規律,實屬想象中的藝術造型。

隋代的飛天表現形態豐富,繪畫技法日臻成熟,造型不以線為主,而是線、色並用。大量用顏色鋪排,色彩濃重,效果極其強烈。加之飛天多用幾種色彩排列出火焰紋樣襯托,顯得光輝爛漫,極富想象力。飛天群體構圖,使人感到隋代的洞窟琳琅滿目,確是飛天的世界。”

王老三聽著這些,突然疑惑道:“二哥,你不是說有反彈琵琶的妖女來勾引男人**血麼?為什麼到現在,我看這些飛來飛去的仙女,仙男的都飄來飄去,也不理我們呢?”

楊清心也納悶道:“我也不知道,可是我到現在沒見到那個妖女出現呢!可能在忙別的事吧,不過還是小心謹慎為妙!”

王老三說:“二哥,你看我們還一直在飄動啊,並沒有站定,這雲,我們駕的不如大哥好啊!大哥也不知跑哪裡快活去了!”

楊清心笑道:“就是,感覺像在一個洞窟一個洞窟的欣賞一樣。”

只見藻井外以蓮花火焰摩尼寶珠為中心,一群飛天在天花流雲中穿行,姿態瀟灑不拘於形式。造型顯出世俗化,有的梳雙髻像少女,有的穿右袒袈裟似比丘,服飾有長裙、袈裟、裙圍、長腳褲,多種多樣。

天宮欄牆之土,有飛天繞窟一週,或持花,或演奏橫笛、拍鼓,體態婀娜秀麗,造型誘人,有韻律感。

火焰紋背光上方的三角形空間飛行,袒裸上身。有的捧花盤供養,有的彈奏箜篌、琵琶、吹橫笛和笙,有聲有色。看得出畫法是用粗重的黑線勾出面部,頭髮和寶冠並不用粗線勾勒,形成奇特畫面效果。這些飛天仙女還能看出畫作中的筆畫粗細,楊清心實為感嘆!

飛天頭束雙髻,背身彈箜篌,動作實在,飄帶飛揚,形象瀟灑。

又駕雲自飛,見那佛寶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

萌萌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