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找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3部分,道君,沒事找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而由哪家的人負責指揮又成了爭論的焦點,不爭搶指揮權都不行,仗打贏了,最後自己麾下的勢力折損的差不多了誰能接受?誰來負責指揮是個微妙的關鍵。
誰都不肯輕易讓步,爭搶無果,最後決定各路諸侯各負責一片,三派各自督促自己的人馬去拼命。
五路諸侯終於擺出了聯手反擊的態勢,聯手主動出擊了,可戰果連三大派掌門都慌了,居然全部戰敗!
這回別說他們了,連晉國、衛國和齊國那邊的人都憤怒了。
三國派來大量修士協助作戰,之前的敗勢大家還能理解,就不說了。
這次以為燕國要較真了,三國也想早點結束這份煎熬,實在是消耗不起了。
誰知三國修士全力以赴了,燕國這邊的大軍卻還是與敵軍一碰面稍一交手就敗逃,敗的三國修士措手不及。
他們衝上去拼命了,大軍居然扔下他們跑了,結果變成了他們硬抗對面數萬甚至是數十萬大軍,關鍵敵軍當中也有大量修士。
除了與對方修士廝殺,還要應付人山人海的刀槍箭雨圍攻,這也太要命了,逃命都困難,不知多少三國修士在逃的過程中被箭雨射翻。
這還真成了三國修士幫燕國打仗,成百上千的修士悍不畏死地面對敵方數萬數十萬的大軍硬撼。
場面極其壯觀,損失也極其慘重,晉國、衛國和齊國如何能不憤怒?
一座山坡上,坐在一匹神俊黑馬馬背的吳公嶺一臉橫肉,滿臉絡腮鬍子,看著清掃的戰場,仰天“哈哈”大笑不止。
笑罷,對左右的隨行人員道:“羅照小兒畢竟還是太年輕了,多慮了,差點亂我軍心!”
宋國修士愣是被他這話給說的無言以對。
惠清萍和全泰峰面面相覷,之前接到羅照的訊息後,他們兩個也是心頭一沉,結果現在看來,好像誤會了自己那個結拜兄弟牛有道……
江畔中軍大帳內,訊息傳到後,羅照站在地圖前,繃著一張臉久久不語。
之前聽到燕國諸侯開始反擊的訊息,他還說果然不幸被他料中,然而結果卻和他想的大相徑庭,壓根不是那麼回事,哪來的什麼有詐?
站在一旁不吭聲的文悠,悄悄退出了大帳後,仰天長吐出一口氣來,判斷嚴重錯誤,居然被吳公嶺給鄙視了,而且被鄙視的沒話說,他能理解大都督的尷尬。
第六四三章 一群草包!
羅照只是丟了面子,燕國卻是朝野震撼。
五路諸侯可以說是燕國內部如今的最後倚仗,聯手之下依然敗於叛軍,對燕國的震動可想而知。
燕國上下人心惶惶,彷彿燕國被滅在即,燕國上下臣民不禁在問,連五路諸侯聯手都不是叛軍的對手,誰還能是叛軍的對手?
朝堂上吵成一片。
有人建議從邊境抽調大軍回來平叛,被另一批人堅決反對,理由是邊境乃燕國的最後一道防線,集結的大軍一撤,韓宋大軍必然趁勢而入。堅持抽調大軍的則認為,大軍不撤回,內部根本沒人擋的住叛軍,大燕內部垮了,邊軍還守得住嗎?攘外必先安內!
也有人建議下旨給南州,出動南州人馬平叛。
對於這個問題,同樣有爭議,最大的質疑是,南州連朝廷的軍糧都敢截,能聽調嗎?萬一與叛軍聯手而動,將如何是好?必須讓薛嘯不惜代價將南州人馬給遏制在南州。
朝堂上在吵,朝堂後面的三大派亦動靜不小,三大派相關的高層人員全部緊急召集到了皇宮內的一座大殿內。
逍遙宮掌門龍休,紫金洞掌門宮臨策,靈劍山掌門孟宣,三位掌門並排站在上位沉著一張臉。
宮州背後的紫金洞長老嶽淵,圖州背後的靈劍山長老師元龍,伏州背後的靈劍山長老祖安德,浩州背後的逍遙宮長老施升,長州背後的逍遙宮長老農豐亭,五位長老下站一排。
渤州背後的紫金洞長老喬天光,旗州背後的靈劍山長老畢雲濤,這兩位並沒有來,因渤州和旗州本就在重兵防守的邊境,兩位長老正在重兵集結之地坐鎮,所以並未召集來。
事實上也沒有召集那兩位長老趕來的意思,眼前只把嶽淵、師元龍、祖安德、施升、農豐亭這三派的五位長老給招來了。
其他人包括什麼弟子之類的全部摒棄在外了,只有在場諸人,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宮臨策打破了平靜,寒著一張臉道:“五路諸侯平叛的情況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今天這裡也沒外人,咱們也不用拐彎抹角,局勢到了這個地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