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部分,龍飛大地,緣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天不用上學了嗎?初一都是基礎知識,落下的話不容易跟上!”陳靜望著趙雲飛的眼睛說,儘管她也是清楚趙雲飛不去外面幹活兒就不能維持生活,但她作為老師,想得要長遠一些――在當今的這個時代,“土豪”很難長久,要想徹底改變命運,還是要上學學習知識。
“不會落下太多的!”趙雲飛也是微笑了一下,說道。
對此,陳靜也不好再深說,只得說道:“幹活兒的時候注意安全!”說完,“童工”這個詞卻是在她的心裡一閃而過。
“嗯,我會的!”趙雲飛應道,禮貌的和陳靜說了聲:“再見!”轉身離開。
望著趙雲飛遠去的背影,陳靜心裡很不是滋味,她擔心趙雲飛最終會因為生活困難而中途輟學,這樣的例子在偏遠的農村非常普遍。
趕到趙紅利家,幾個人正在往三馬車上裝灰鬥、鐵鍁、腳手板等工具,趙雲飛不等吩咐就主動上前加入了搬運工作,一邊幹著一邊和大家打了招呼。
搬完了東西,幾個人全都上了三馬車,趙紅利開車,直奔鎮上。
這種農用三馬車其實就是拖拉機的改進版,由四個輪子變成了三個輪子,拉東西一點都不比拖拉機少,而且還比拖拉機機動靈活,就相當於農民的“寶馬”,深受農民們的喜愛,幾乎家家都有一輛。
三馬車奔東出了村子,土路一路顛簸,車上的幾個人被搖得東倒西歪,紛紛抱怨村幹部光知道撈錢,不知道幹事。
上了鎮上的柏油路,車就平穩多了,鎮上連小衚衕裡都鋪上了水泥,東龍泉村那些還處在原始狀態的坑坑窪窪的土路完全沒法和人家比。
鎮上的房子也明顯比村裡的房子高大漂亮,二層小樓並不鮮見。
從某種角度來看,鎮上其實就相當於其管轄下的各個村子的首都!
三馬車開進鎮政府東邊的一條衚衕,順著衚衕一直朝北走,快出了鎮才在一戶人家門口停住。
大家下了車,趙紅利招呼眾人將車上的東西全都搬進院子。
這一家的院落不大,但非常的乾淨,院子整體都鋪上了水泥地面,只在房前留了兩個橢圓形的花圃,紅色、粉色的九月菊開得如火如荼。
乾淨的地面,明亮的窗戶,還有那房前盛開的鮮花,讓趙雲飛覺得這戶人家不太像老農民。
………………………………
第67章 漂亮媳婦
事主從屋子裡出來和趙紅利打招呼,是個四十來歲的男人,個子不高,笑吟吟的樣子給趙雲飛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細想卻又想不起來到底在哪見過。
整個工程不算大,南面的圍牆因為下雨造成沉降,牆體傾斜開裂,因此這一家打算把舊圍牆全部拆掉,在原來的基礎上重新壘,加高五層磚,大門口再壘個門樓,也就是兩三天的活兒。
幾分鐘的時間就卸完了車,趙紅利命令道:“先把圍牆拆了!”
大家聞言,看了看圍牆的傾斜和開裂程度,議論了幾句,一齊動手,先把那截傾斜最嚴重的危牆推倒,然後拆除門垛子,最後將圍牆分段都推倒,推牆的時候趙紅利大聲指揮提醒,防止牆體搖晃反彈倒向有人的這一邊。
推倒了牆,趙紅利和兩個大工拿平鍁清理基礎,小工就把拆下來的磚刮乾淨,一堆一堆的碼放在基礎一側,壘牆的時候還要用這些磚。
按說拆牆這種活兒本來屬於小工活兒,不過在農村的工程隊沒有那麼嚴格的劃分,當沒有大工活兒的時候,大工也不能閒著,頂小工使,當然了,工錢還是大工的工錢。
事主托出一個大茶盤來放在院子裡的一張小木桌上,茶盤裡是一大壺茶水、幾個茶杯和兩盒白沙牌香菸,招呼大家抽菸喝茶,這在農村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大方的了,有許多事主只負責提供開水,是不提供茶葉和香菸的。
早晨幹活的效率高,大家七手八腳,一個多小時就拆完了牆,因為是在老基礎上壘牆,所以不用砸地基,事主要求打一層墊層,已是將打墊層的料都備好了。
用石子、水泥、沙子按照比例攪拌均勻鋪在基礎上,專業術語叫打墊層,在墊層上壘牆,牆體就不容易發生沉降和傾斜。
趙雲飛雖說是頭一次幹小工,不過對這些活兒倒不陌生,以前幫街坊鄰居幹過,在農村生活就是這樣,只有沒享過的福,沒有沒幹過的活。
打完墊層之後是測水平、放線,然後大工開壘,小工供應砂漿和磚頭,趙紅利作為包工頭主要的工作是調配人手、檢查施工質量和督促施工進度,但由於是小工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