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5章 很不樂觀,抗日之全能兵王,寂寞劍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邱吉爾之所以會這麼生氣,是出於老歐洲的尊嚴。
因為美國政府在對緬甸事務的處理上,居然一點徵詢英國政府的意思都沒有,在跟中國遠征軍商量之後就直接做出了援助緬北工業區的決定。
邱吉爾和英國政府是在緬北工業區的專案開始後,才知道訊息。
這就讓邱吉爾臉上感覺到有些掛不住,緬甸可是英國的殖民地,你們美國政府和中國遠征軍這樣悄悄摸摸的在英國人的地盤上搞事情,好嗎?
這其實是一種不好的苗頭,顯示出美國人對英國人的一種態度。
這之前,因為英國是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所以美國人對英國人十分的尊重,幾乎不怎麼過問國際上的事務,而只專心發展內部經濟,遇到有需要表態時,美國政府往往也會全力支援英國政府的決定。
但是這次緬甸工業區的事,顯示美國政府已經不怎麼把英國政府放在眼裡了。
但其實,這個鍋只能夠由英國人自己來背,因為英軍在撤離緬甸之前就已經宣佈放棄對緬甸的治權。
要不是礙於面子,英國政府甚至還想直接把緬甸送給日本政府。
當時英國政府這麼做是為了討好日本政府,以換取日本政府佔領緬甸就停下,不要再繼續向西前進,威脅英女王王冠上的明珠,印度。
但是誰又能想到,中國遠征軍居然守住了緬甸。
所以呢,搞得英國政府現在的處境就十分尷尬。
正因此,邱吉爾不希望中國遠征軍能贏得戰爭。
當然了,邱吉爾也壓根不認為中國遠征軍能贏。
……
在重慶,雲岫樓。
雲岫樓的小會議室裡也一樣充滿了悲觀的情緒。
而且這一次持悲觀態度的不只是陳實和何應佩,甚至連劉聲和白崇悲兩人也開始變得沒什麼信心了。
劉聲輕嘆一聲說:“我軍兵力與日軍大體上相當,這是自七七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以來的第一次。”
“是啊。”白崇悲喟然道,“之前那麼多次大會戰,我軍的兵力無不是五倍、甚至十倍於日軍,既便是兩次武漢會戰,以及前後四次浙閩會戰,我軍的兵力也同樣數倍於日軍,可是最終的結果也只是勉強打平。”
常校長目光陰鬱的問道:“所以,這一次吉凶難料?”
“校長,不是吉凶難料。”陳實篤定的道,“這一次是必敗,就不應該打這一仗哪!校長最好還是透過詹森大使跟美國政府接洽一下,儘快放棄掉緬甸,將遠征軍撤回到雲南,然後依託雲南複雜的地形,與日軍展開長期對峙!”
常校長道:“緬甸丟了,滇緬公路怎麼辦?”
何應佩道:“事到如今,哪裡還顧得上滇緬公路啊?首先保住已經進入到緬甸的40個美械師才是最要緊的事情啊。”
說到這裡,何應佩和陳實的意圖才終於暴露出來。
說來說去,他們並不是真的關心緬甸戰區的得失。
他們真正關心的就只有一個,緬甸的40個美械師!
這可是40個美械師啊,要是撤回到國內,鍾毅肯定會因為緬甸失守而背鍋,然後遭到解職,這是根本不用多說的,等待他的最好的結果也只能是回陸軍大學繼續教書,那麼遠征軍這40個美械師就成了無主之物。
只是想想,就讓人垂涎三尺啊。
對此,常校長反而看得更清楚。
鍾毅還在國內之時就已經不怎麼聽他招呼,自從到了緬甸後,猶如龍歸大海,就更不可能聽他的招呼。
所以將遠征軍撤回雲南什麼的,痴心妄想!
也就陳實、何應佩還想著解除鍾毅的兵權。
常校長早就已經沒了這個念想,不可能嘛。
何況,常校長現在也確實不希望緬甸失守。
畢竟,他老常才剛剛跟鍾毅做了一筆交易,拿50萬川軍壯丁換了鍾毅的50個美械師的全套裝備。 FEΙSǖzw.Coм
要是緬甸失守,這筆交易也就不多再提了。
當下常校長問白崇悲道:“健生,緬甸真守不住?”
“校長,機會還是有的。”白崇悲擺手說,“但是,微乎其微。”
常校長不放棄,又問道:“要在什麼樣的前提之下才能守得住?”
“此次緬甸會戰的關鍵,不在左翼仁安羌,也不在右翼的撣邦高原,這兩個分戰場其實與大局的關係不大,此戰的關鍵還在中央戰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