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0章 國軍部署,抗日之全能兵王,寂寞劍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此同時,在武漢行營作戰室。
休息過後,常校長再次召開軍事會議。
這是一天之內連續召開的第二次會議,會議的議題就是武漢會戰的防禦部署。
要想確定武漢會戰的防禦部署,首先就要判斷日軍的主攻方向,日軍究竟會沿著平漢鐵路南下,還是會順著長江向西進攻?
統帥部的高參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日軍一定會順長江向西進攻!道理是明擺著的,順著長江進攻,日軍不僅可以得到海軍支援,後勤補給也更便利。”
“我認為日軍會從平漢線進攻!因為我軍沿著長江設定了好幾處沉船點,又有馬當、田家鎮、葛店這樣的要塞,日軍不可能考慮不到這一點,相比之下,在平漢鐵路這個方向,我軍基本上就是無險可守。”
“日軍肯定會沿著長江往西打,因為順著長江一直打到武漢,就可以將整個中國攔腰截為兩段,這對我軍的戰略排程、國家的持久抗戰能力,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日軍高層不可能看不到這點。”
“我認為,日軍除非瘋了,否則絕不可能走長江!”
“我的意見正好相反,我認為走平漢線才是瘋了!”
統帥部的二十幾個高參再一次吵成一團,兩派意見相持不下。
常校長的眉頭再一次蹙緊,太陽穴也是突突直跳,傷腦筋啊。
這個時候,劉聲忽然說道:“校長,除非情報部門能夠拿到日軍的作戰計劃原件,否則我們恐怕不能輕易假設他們是走平漢線還是會走長江,因為一旦判斷失誤,將會造成的後果太嚴重了,我們誰也承擔不起!”
常校長深以為然,沉聲道:“那麼為章你的意見是?”
劉聲說道:“卑職以為,平漢鐵路、長江兩個方向都要做好防禦部署!”
“兩個方向都做好防禦部署?”常校長皺眉道,“兵力會不會不夠呢?”
“是啊,兵力會不會不夠呢?”陳實立刻附和道,“光是現在聚集在徐州附近的日軍就已經達到了六個師團,日軍如果真決定進攻武漢,肯定還會繼續增兵,到時投入武漢的兵力肯定會超過十個師團,我軍兵分兩路,分別防禦平漢路以及長江方向,真的沒問題?”
劉聲將目光投向常校長,沉聲道:“那就要看校長能在武漢戰場集中多少兵力了?”
聽到這話,會議室裡的高階將領以及所有高參的目光便齊刷刷的落到常校長的臉上,因為這個問題只有常校長才有資格回答。
常校長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反問劉聲道:“為章,你實話實說,我軍贏得武漢會戰的希望到底有多大?”
劉聲說道:“校長,卑職只能回答你一句話,置之死地而後生!”
聽到這話,常校長的臉上立刻泛起一抹潮紅,娘希匹,那就全力以赴!
常校長道:“此戰,關乎著黨國的生存死亡,必當全力以赴,吾決意投入舉國之兵,共計四十九個軍,110多萬人,與日寇在武漢戰場決一死戰!”
說這話時,常校長其實有些心虛,因為這四十九個軍,聽起來數量不少,總兵力更是超過了110萬人,但這110多萬人裡邊,老兵數量極少,絕大多數都是新兵!
這還不是最麻煩的,最麻煩的是,裝備更是奇缺,許多部隊甚至連步槍數量都不足!
但無論如何,常校長都是盡力了,這110多萬人,已經是他所能集結的兵力的極限!
“如果這樣的話,兵力是足夠的!”劉聲欣然點頭,又說道,“畢竟,武漢會戰的指導方略跟徐州會戰是一樣的,都是內外結合的辦法,所以,就算沿著平漢鐵、長江兩岸展開的防禦部隊沒能夠擋住日軍,問題也不大!”
“為章兄說的沒錯。”白崇悲點了點頭,也說道,“此戰的關鍵,還在於武漢保衛戰!只要武漢能守住,武漢會戰就有機會打贏,但如果武漢守不住,或者守住時間不夠,那麼武漢會戰就必定以失敗告終!”
常校長道:“健生以為,要守住武漢多少時間?”
白崇悲道:“最起碼也要三個月吧,不然無法拖垮日軍!”
劉聲點點頭,又說道:“現在的問題是,誰來守武漢?”
一霎那之間,整個會議室便變得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不僅與會的高參不再吱聲,幾個高階將領也都是默然。
還是那句話,說是很容易,但是真的下定決心與敵玉石俱焚,很難!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