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8章 自行化部隊,抗日之全能兵王,寂寞劍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真的沒事?”鍾毅道,“第一季早稻馬上就要收害了。”
鄞江一年可以種兩季稻,剛才來小港的路上,鍾毅看到路邊稻田已經開始泛黃,顯然馬上就要到收穫的季節了。
“我說沒事就沒事。”趙行九道,“再說了,早稻爛在田裡,損失的不過就是一季稻,鄞江要是沒了,損失的那就不是一季兩季的水稻。”
“聽聽,各位都聽聽吧。”鍾毅轉身面向隨行的十幾個記者,又手指著趙行九說道,“這就是咱們鄞江的老百姓,這,才是真正的英雄!”
隨行的十幾個記者便紛紛舉起相機,對準趙行九一通猛拍。
鄞江日報的記者甚至對趙行九進行了採訪,鍾毅藉機脫身。
鍾毅是來檢查運輸隊的準備情況的,有趙行九老爺子陪著,很難獲得真實的情況,因為趙行九是小港鎮的鎮長,也是趙氏族長。
當著他的面,小港鎮就沒有一個人敢於實話實說。
鍾毅走到人群角落,拉住其中一個大約四十多歲,看上去就老實巴交的中年漢子。
“大叔,你多少歲了?”鍾毅問道。
漢子道:“四十六歲。”
鍾毅道:“家裡幾口人?”
“七口。”漢子憨笑道,“老兩口,還有五個孩子,兩個女兒已經出嫁了,底下還有兩個兒子,最小的女兒剛三歲。”
聽到這,鍾毅頓時之間神情一黯。
從漢子的口述就知道,他們兩夫妻至少生育了有十胎,但是活下來的卻只有五個,由於醫療條件差,這個年代的嬰幼兒死亡率可以說是非常之高。
再就是長壽的老人少,因為眼前的漢子也就四十六歲,但是父母雙親都已經不在,可見超過七十歲的老人非常少。
鍾毅又道:“眼看第一季稻就要熟了,家裡忙得過來?”
“那肯定是忙不過來。”漢子搖頭道,“大兒子加入了海防總隊,我又進了運輸隊,家裡邊就只剩孩子他媽跟老二,老二才十歲,重活根本幹不了。”
鍾毅心頭一凝,又道:“那族長還讓你過來參加運輸隊?”
“不來咋行哩。”漢子道,“我們家還算好的,別家更難。”
鍾毅小聲問道:“大叔,你跟我說句實話,參加運輸隊是你自願的,還是趙老爺子逼你的?你放心,我不會告訴老爺子。”
關於運輸隊,鍾毅的要求是本著自願的原則,絕不能搞強迫。
這方面,另一個時空中解放軍和國軍的境遇已經給出最鮮明的對照。
另一個時空,解放軍充分團結群眾,充分發動群眾,所以在支前的過程中非但沒有發生物資短少的現象,而且效率也是非常高,參加運輸隊的父老鄉親寧可自己餓肚子,也絕不動用所揹負的糧食。
而透過抓壯丁來運輸物資的國軍則是另外一番局面。
所以,鍾毅絕不希望浙東海防總隊重蹈國軍的覆轍。
“我是自願的,族長沒逼我。”漢子忙道,“這位長官,你是不知道,我家老大就在海防總隊當兵呢,要是沒有人幫著他們運輸物資,他們就打不過鬼子,仗要是打輸了,我家老大就回不來了,跟老大的命比起來,區區一季水稻算個什麼,何況……”
鍾毅心頭一動,又問道:“何況什麼?”
漢子道:“何況就算是早稻爛在田裡,也還有第二季呢。”
鍾毅還不放心,又連續問了好幾個鄉親,結果答案都一樣。
直到這個時候,鍾毅才終於稍稍放下心,看來運輸隊已經沒問題了。
宣傳部組織的運輸隊或許沒辦法跟另一個時空中淮海戰役中的支前民夫相比,但是保障浙東海防總隊三萬多官兵應該是綽綽有餘了。
這時候,趙行九也已經接受完了鄞江日報社記者的採訪,走了過來。
“小鐘,有個事我得跟你反映。”趙行九說道,“就是那個人力三輪車,能不能再給我們來個十幾輛?如果十幾輛拿不出來,幾輛也可以,這玩意兒是真的很好用。”
三天前,三友實業社試生產的第一批五百輛人力三輪車便已經生產出來。
三友實業社之所以效率這麼高,是有原因的,因為三友實業社在上海原本就有一家腳踏車廠,而且這家腳踏車廠積壓嚴重。
在接到人力三輪車的訂單之後,常成運便立刻租用中意輪船公司的商船,將庫存的五百輛腳踏車全部運來鄞江,然後將這五百輛腳踏車改裝成了人力三輪車,同時,常成運又著手將上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