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部分,唐太宗李世民,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多好書盡在最愛小說網 。 … 手機訪問 m。)
李世民一方面從突厥內部進行瓦解,迫使他們退兵,一方面想好第二步對策。
在主戰還是主退上,官員們形成了兩種意見,在李建成、李元吉、裴寂與李世民和劉文靜之間甚至形成了明顯的兩派對立。對此李淵感到左右為難。在這天晚上的商議中,雙方又爭吵了起來。
裴寂首先對世民的退敵方案提出了質疑,他說:“二公子提出施用疑兵之計,實在太冒險了!試想突厥人也上過一次當,還會再幹一次傻事麼?大人千萬要三思而行。”
“裴叔的顧慮很有道理。”建成馬上接著說道,“倘若把我們僅有的兵力調出城去布什麼疑兵陣,成功則可,萬一被他們識破,只將怎麼辦?如果照此去做,我們好不容易才擁有的兵力,極可能會被突厥全部殲滅!”
劉文靜當即反駁道:“兵臨城下,軍情危急,我們還有遲疑顧慮的餘地嗎?二公子的計策,與第一步的空城計互為因果,息息相關。此舉固然是有些冒險,但唯有如此,才能使突厥兵與由困惑不定以致動搖退卻!”
李世民目光炯炯地掃視著父兄,一字一句地說:“我並不想為自己所提的方案辯護,既然固守晉陽早已確定,這就是我們目前唯一可走的路,可用的辦法。”
李世民的大將風度和沉著穩健似乎鼓舞了尚在猶豫不定的李淵,他決定不再議論此事,便召來傳令官,下令依計行事。於是,整個晉陽守軍迅速行動起來,分成許多小股,在濃密的夜色掩護下,分別從幾個城門潛出城去。
第二天,天剛破曉,晨霧還未散盡,只見兩支大軍旗幟鮮明,鑼鼓喧天,浩浩蕩蕩地朝晉陽城開來。突厥探馬急忙奔回大帳報告頡利。頡利帶著突利登上一個高處,看到大隊人馬正浩浩蕩蕩開進晉陽城。“這是怎麼回事?”迷惑不解的頡利不由地緊鎖住了眉頭。在一旁的突利乘機勸說:“一定是他們的援軍到了。” 頡利心中不由一震。
這時,遠遠地又看到一身盔甲的李世民率領著一支驃悍的騎兵,從城門中快速馳出。“你看!”突利忙指給頡利:“他們的精銳部隊都藏在城裡,現在又來了援軍。”頡利不得不信服,嘆道:“隋軍真是神速啊!”
李世民這條虛中有實、實中含虛的計策,果然發生了作用。頡利搞不準真假,不敢貿然進軍。在城外等了兩天,看到無機可乘,只好鳴鑼收兵,撤離晉陽城。
被圍困了好幾天的晉陽城裡歡聲雷動。李淵帶著三個兒子來到城樓上。遠遠望去,最後一撥突厥兵馬正在退卻。不動一兵一卒便嚇退了氣勢兇猛的突厥,李淵不由地欣喜萬分。他拍著李世民的肩膀說:“世民啊,能保住晉陽這個老窩,可全是你的功勞。”站在一旁的建成、元吉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元吉更是妒恨不已。
李淵回到了府中。連日的緊張、勞累使他感到疲憊不堪。竇姨娘親自端來了洗臉水,關切地問:“姐夫,聽說你又當著建成、元吉的面誇獎世民了?”
“本來就該誇獎嘛!”李淵不以為然地說,“要不是他的計策,晉陽能不費一兵一卒就使突厥退兵嗎?”
“誇獎世民是應該的,”竇姨娘說,“可是最好別因此刺激了建成和元吉,你說是嗎?”
“噢,你看我又忘了。”李淵這才意識到了什麼,連連說:“以後我注意就是了。”
竇姨娘絞好毛巾,溫柔地遞了過去:“你累了,快用熱水擦把臉吧!”李淵伸手去接,一下碰到了竇姨娘的手,兩人不由地像被電擊了似地顫了一下,眼中同時一亮,卻很快又熄滅了。
李淵先打破了尷尬,說:“我始終記得你姐姐的叮嚀。”竇姨娘意味深長地說:“我從來就忘不了姐姐的囑託。”她的腦海中又浮現出病危中的李夫人躺在床榻上,拉著她的手,哀怨地說:“老爺……他就是不懂得孩子們的心……這幾個孩子都好強……好勝……弄不好……我們家會出大事的……你一定……一定要替我隨時提醒老爺……要設法使他們兄弟關係融洽……讓他們結成一條心……”想到這兒,竇姨娘便對李淵說:“怎樣能夠讓他們兄弟之間沒有隔閡,沒有二心,是你這做父親的最重要的責任。”
李淵為自己辯解道:“我已經盡力了。原先我就怕建成和元吉妒忌世民的才能,故意把他倆調到河東去,可是為了將來的大事,又不能不把他們調回來。大家在一起,難免有想法上的分歧與爭執,這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
85 回覆:【轉貼】唐劇原版小說(長)
“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