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部分,妙拾回春,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曾想到的。
她怎麼能離得開?
也因為宋氏的付出,她才會在發現元元和平羽的時候生出收留他們的心思——既然她曾經受到過別人的幫助,當有機會的時候,她也希望能夠盡一己之力。人與人之間,沒有任何一種幸福可以只索取而不付出。
心裡有個聲音在說,離開吧,和他們一起離開吧……
她微微睜開眼睛,看見前面二哥正和車伕說笑,想起大哥年前過來要接他們去京城,這——是不是一個機會呢?
她咬了咬唇,垂下了眼睛。
回到家裡,宋氏聽鄧知仁講述了縣學裡的事,很是欣慰,“這樣多好,以後專心跟著先生做學問,朝益也是,離家遠些,他家裡鬧得再厲害也影響不到他。”
梁氏也笑道,“將來粥兒和餅兒長大了,能像他們小叔叔這樣好好讀書,我就知足了!”
溫華在一旁笑著聽她們議論,心裡打定了主意。
晚上樑氏織布,宋氏幫著照看兩個孫子,拿著一個色彩鮮豔的布老虎搖晃著,小傢伙們興高采烈的揮舞著小手,依依呀呀的叫著,溫華坐在宋氏的身邊,手裡拿著件繡活,“娘,將來粥兒和餅兒幾歲上學呢?也要讀書考科舉麼?”
被識破了呀
宋氏看著兩個孫子的笑臉,心裡軟軟的,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要是會讀書,自然還是讀書做官好,要是不愛讀書,幹些別的也成。”
溫華就聽見織機的聲音不甚自然的慢了一下,她拿著手裡的繡了一半的帕子在粥兒眼前晃了晃,果然就把他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粥兒咯咯笑了兩聲,餅兒聽見哥哥笑,先是楞了一下,隨即更大聲的笑了起來。
“大哥家的紅兒不知道長什麼模樣……”
宋氏手裡頓了一下,嘆道,“就是呀,離得這麼遠,見也見不著……”
“娘……”溫華一手託著下巴,出神的看著床上的兩個寶寶,另一隻手輕輕地捻動著繡針,“將來大哥的兒子不知道是從文還是習武?從文太操心,習武又太辛苦……”
織機完全停了下來,梁氏笑著道,“這世上哪有不辛苦的事?”
“等他們長大了……”她眨眨眼睛,朝梁氏笑了笑,“二嫂,你希望他們長大以後幹什麼呢?”
梁氏微微一怔,極快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婆婆,低下頭擺弄著手裡的梭子,“總要一輩子兄弟和睦、平平安安。”
宋氏甚是滿意她說的這話,道,“兄弟一心,其利斷金,將來咱們鄧家總有出息的一天。”
過了一個月,鄧知仁進城給平羽送下個月的生活費,又把鄧五爺託他帶的錢交給了朝益,打聽到平羽和朝益在學堂裡很是用功,先生對他們的評價亦不錯,兩人與同窗以及縣學裡的其他人也相處的融洽,十分欣慰。
從縣學出來,他順道去了茶行把溫華給安秀和儺兒做的小鞋送去了,芮光接過包袱開啟,見是兩雙孩子穿的紅綢面的布鞋,他眼皮一跳,面上露出高興的模樣,將這兩雙漂亮的鞋子放在手裡看了好一會兒才收到隔壁的屋子裡,過了半刻鐘,他抱著兩個大包袱出來了,道,“福州送了些新鮮玩意過來,既然您來了,小的就跟著您去給老太太請個安,您看如何?”
鄧知仁看看大堂裡只有兩個客人在夥計的陪伴下試茶,他道,“你這兒不忙?”
“這沒什麼。”芮光笑了笑,招來一個夥計,讓他去把秦掌櫃叫來。
“秦掌櫃剛回來不久,在家歇了兩三天了,這會兒讓他幫我看著櫃上,我隨你去便是。”
此時還不到中午,芮光讓人套了車,把自己要帶的東西一併搬進車廂,就隨著鄧知仁離開了縣城。
宋氏近日時常頭暈目眩,她自己沒太當回事,只當是累著了,便瞞下了,直到某天實在是暈得起不了床才被家裡人知道,在全家人的勸說之下去瞧了兩回大夫,抓了些藥,吃下去雖起了些效用,精神卻有些不濟,因此和芮光簡單說了幾句話,便直言自己不舒服,回屋又躺下了。
鄧知仁有些不好意思,芮光見狀便扯開話題,關切的問起宋氏的病情,鄧知仁也不當他是外人,將大夫所說的一一道來——這本不是什麼急症,是常年累月的操勞積累下來的,唯有好好養著,以後不要再勞心勞力,否則病情只會越發的嚴重。
芮光聽了,一皺眉,“要說老太太操勞了這些年,也是該歇一歇了。”
宋氏生病這件事一家人都很重視,唯有宋氏本人不以為然,對她來說,一輩子操勞慣了,乍一歇下來便渾身不舒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