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部分,盛世夢,貓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即古代的都廣之野。雖見著不少莊稼地,但也有大片的地荒著。這麼好的地荒著,真可惜呀!”
見有人處,康熙帝叫船停在岸邊,他和劉芳前去問問百姓是怎麼回事。
走近,見是一家人在中耕鋤地,劉芳對一婦人道:“大嫂,今年莊稼還不錯嘛!”
那婦人一見有人在與他說話,忙答道:“還可以吧!只是這水時斷時續,令人心焦。”
劉芳:“川西壩有都江堰管著,還缺水嗎?”
婦人:“從我嫁到這個村就是這樣,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都江堰出了毛病。”
康熙帝:“大嫂,若大一塊壩子,怎麼只見你們一家人呢?”
婦人:“我們村就這麼幾戶,十幾個人。每人最多種十畝,他們那幾家今天有事,走人戶去了,所以只得我們一家到土地上耨苞谷。”
康熙帝:“你們這裡有沒有外地移民來佔地耕種?”
婦人:“只有一戶,還是從武勝過來的,都是四川人,他是倒插門,帶著父母,不知算不算移民。”
劉芳:“謝謝大嫂。我們只是隨便問問。”
說著與康熙帝回到船上。康熙帝很久沒有說話,過一陣只說了一句:“看來我們應先去都江堰,看看源頭。”
船到新津。劉芳急招譚虓,讓他便衣來見,譚虓帶了兩個護兵快馬來到。
劉芳:“譚虓,快見過皇上!”
譚虓立即伏地參見:“微臣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康熙帝:“譚虓,我知道你的情況,鎮守川西幾年了?”
譚虓:“回皇上的話,五年了。”
劉芳:“我陪皇上來川西巡視,屬微服私訪,對川西情況不熟,路也不熟,讓你來帶帶路”
譚虓:“屬下遵命。”
康熙帝:“朕下令移民填川已二十多年了,但在川西收效並不顯著,不知為什麼?”
譚虓:“皇上,移民告示倒是都張貼著,除此便沒有什麼行動了。告示上也寫明,每人結水田三十畝,旱地五十畝,好象比我們川東的地還給得少。皇上,卑職是奉命駐軍川西而已,不好過問其它。”
劉芳:“你知道查大人調到什麼地方去了?”
譚虓:“他原來在川西道,我們到還常見面,後來很快就調到川北道了,他臨走時我為他踐行。問他,你在川西道幹得好好的,為什麼你要到川北道?他說,現今總督有一親戚看見川西富蔗,想來川西當道臺,故查大人被總督調去川北道,他說,也好,遠離這些人,圖個清靜。”
康熙帝:“真豈有此理。”
船從岷江正流進入都江堰,靠到分水魚嘴處,一行下船,開始檢視都江堰水利工程。由於年久失修,都江分水魚嘴大量垮塌,外金剛堤受岷江衝涮。垮塌近三分之一,內金剛堤也有近四分之一沒有了。內江內泥沙淤積。水流不暢,水量很小。大家來到寶瓶口分水閘門處。分水閘門雖在,但無人管理,只開了一半,正是用水時節,進水嚴重不足。康熙帝叫人試圖提升閘門,但提升設施已壞,已失去提升效能,在這用水時節,卻供不了水。康熙帝非常氣憤。坐船開過來,他們又乘船往下走,外江的水渠也大量淤塞,兩岸不少農家在等水。康熙帝越看越氣,說道:“朕把這樣好的地方交給他們,他們竟然如此翫忽職守,以百姓的生存為兒戲,讓百姓怎樣看朕。走,到成都街上去看看。”
在城市中心有幾條經營絲綢的街道還比較熱鬧。劉芳一問經營什麼地方的絲綢,都說從下江來的,多是蘇杭織的。
康熙帝問一位老太太:“老人家,哪家可買到成都本地的絲綢呀?”
老太太:“這裡哪有本地絲綢喲?成都只有下江絲綢。織的多好,又輕軟,又光鮮,那些農村鄉壩兒織的東西敢拿到這個地方來買?不讓人笑掉大牙。”說完便走了。
這時走過來一位斯斯文文的五十來歲的人。康熙拱手問道:“請問大哥,成都不是有個錦官城嗎。還在織錦嗎?我是商人,想採購些。”
斯文人拱手:“快別問了。否則人家笑你是傻寶,錦官城是哪八百年前的事了,在武侯祠南邊五里,還看得見斷垣殘壁。那裡莫得看頭,錦城無城啊!”搖搖頭,走了,隨後飄來兩句詩: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哈哈哈…
康熙帝不由得跟著念道:“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但他卻笑不起來。
大家回到船上,心情很沉重,都江堰失修,水旱從人的平原大壩卻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