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病受不弱之容瀾,獨來讀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說話啊!”
容瀾微微睜眼,扯動嘴角:“誰稀罕你心疼。重翼,我救你一命,咱倆扯平了,以後互不相欠……”
重翼的身體瞬間僵硬,他抱著容瀾的手有溼涼液體自手心不斷流淌,就像時光一去不復返的歲月荏苒。
……
“大哥哥,你救了我,我以後會報答你的!嗯…能不能告訴瀾兒你的名字?”
“我,我叫重翼。”
……
皇帝遇刺的訊息只由重翼親信秘密送回京城,而隨之風靡的卻是皇帝親臨淇縣、敦察賑災、安撫地方的明君功偉。
文武百官列隊城門迎接皇帝歸朝的那天,正是臘月三十,京城百姓幾乎將六駕馬車寬的街道圍的水洩不通,只為一睹天顏!
大周乃值中興之治,少戰亂、多天災。丞相徐仲博自太子太傅一職開始教授重翼為君之道,後重翼登基他官拜一品作了百官之首,此刻他一邊感慨自己沒愧對先帝囑託,有生之年能看見自己輔佐的皇帝受萬民擁戴,不負他當年為官入仕的初心;一邊默默注視皇帝御駕之後那一輛緩緩行駛的馬車。
容家小公子在淇縣的政績朝中已是傳的沸沸揚揚,尤其跟著一塊兒處理那些繁雜資料的幾位翰林院編纂更是對其讚不絕口,只他親自主持的那一項工作,就為國庫加之地方節省了盡黃金百萬、存糧千倉,更別說他那篇《災後之策》裡提到的其他內容。
京城關於容家小公子做了皇帝男寵的流言不攻自破,風雲數載的京都紈絝幾乎一夜洗鉛華,成了各家為待字閨中之女競相爭搶的如意郎君,就連容瀾曾經痴戀皇帝、被傳短命之類的言論也無人再去深究。
能韜光養晦、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到如此地步的,想來不可能真如人們以往表面看上去的那般,背後定是有什麼不可與人言的隱意。京城裡的達官貴人,世代都是人精,他們不會因為短時的人云亦云就將一個人定性定論,他們看得是長久和本質。
而容瀾的長久和本質,無疑是有非凡才學與手段、能夠謀得皇帝信任、並且前途無量的年輕人!
徐仲博也是贊同這種看法的,不過他的地位決定了他比一般達官貴人知道的更多,所以他不認為容瀾痴戀皇帝和被傳短命這兩條是用來迷惑世人的流言蜚語。
能拼死為皇帝擋刀,痴戀恐怕是真;能讓王褚風幾次說出聽天由命、凶多吉少,短命更不會假。
徐仲博將目光從那馬車上挪開,搖搖頭,他只希望皇帝能夠守住自己的心,容家小公子脫胎換骨後確實才驚豔絕,未必同為男子便不會動心……
他只怕到時人去情留空悲切,不如初時不初識啊!
“我想回去……讓我回去過年……”
這是容瀾的最後一句囈語,於是今日臘月三十,那馬車行過中門大街滿街的窗花與對聯向東駛去,向容府駛去。
重翼在百官簇擁下回宮,文治天下是他夢寐以求的不日功勳,待他百年有史官在史書上評說幾筆,他這帝王一生就可算圓滿!
但此時,他卻沒有料想中的喜悅,容瀾說“咱倆扯平了,以後互不相欠”時得逞的表情,令他無數次就要忍不住心裡的狂躁!
由此,也更加確認那些刺客就是容家的影子!
那日刀就要落在容瀾背上時,重翼遲疑了片刻才帶容瀾閃躲,為的就是試探那些刺客會不會忌憚容瀾的出現。
結果和他料想的一樣!那一刀看似兇險,卻在最後關頭愕然收勢,並不致命。那些刺客他們纏鬥了將近半個時辰,堪堪平手,如果不是小主子來了,由影子喬裝的刺客們何以轉瞬就齊齊伏誅?
原本他並不確定離開淇縣時容瀾回他那句“那你也一路注意安全”究竟是早就知曉路上會有埋伏,還是隻是單純的叮囑。如今看來,容瀾是早就知曉,卻偏偏要用這種方式替他化解。
“重翼,我救你一命,咱倆扯平了,以後互不相欠……”
他本就沒覺得容瀾欠他什麼,他當年在荷花池救起落水的小男孩兒也不過舉手之勞,從沒想過要什麼回報,甚至連那小男孩兒自稱“瀾兒”他也從未探究過到底是哪一個“瀾”字。
若早知容瀾救他抱的是這種心思,他倒寧願自己捱了那一刀,讓容瀾永遠都覺著欠他的。
可他最後悔的是,他不該遲疑,更不該利用容瀾試探。
那一刀對常人是不致命,但容瀾……
除夕團圓夜,又是皇帝回朝的日子,家宴之上一片喜氣洋洋,太后與宮妃們都笑容晏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