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九十四章 各有心思,三國之武耀山河,段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到黃承彥的問話,司馬徽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那黃兄你覺得袁耀此人如何?”
黃承彥笑道:“心性、學識都是上上之選,將來必能成就一番霸業。”
龐德公此時插話道:“話雖如此,但是若是將來袁術的基業被此人繼承,我們的日子恐怕不會好過。”
黃承彥搖了搖頭,道:“龐兄此言差矣,我儒家學說當年能夠壓過法家學說,成為武帝鐘意之學,自有法家難以比擬之處,縱然此人現在崇尚的是法家,但是未來的事情又有誰能說得準呢。”
龐德公聞言不由得微微點頭,但是道:“不過我總覺得此人有些少年老成,若非此人的靈魂與身軀契合如一,我都要懷疑他是不是被人奪舍了。”
黃承彥道:“這一點我想龐兄就無需擔心了,此人若是真的是奪舍而來,袁術第一個就不會放過,不過看袁術這幾年對此人的愛護,應當不是。”
司馬徽此刻突然開口道:“二位不必爭論了,此人是好是壞也與我們無關了,我鹿門山書院只是一個書院,天下大勢如何變幻,我們只需保持本心便可,坐看那天下雲捲雲舒便是,何需操心這麼多事情。”
黃承彥和龐德公看了司馬徽一眼,他們很明顯能夠察覺出司馬徽在見了袁耀之後心思很重,但是二人都沒有開口詢問。
既然司馬徽不願說,那他們也不會強求。雖然他們幾人的交情不錯,但是也沒有到那種可以分享一切的地步,只能說三人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黃承彥和龐德公離開之後,司馬徽一人獨坐在涼亭之內,突然伸手一指,而後一面水鏡在前面前形成,鏡面之中,正是崔鈞引領袁耀李業二人原路返回。
司馬徽的目光先是在李業身上盤旋,心中喃喃自語道:“稷下學宮的人,莫非越老頭也坐不住了,想要在這天下大勢之中插上一腳?”
最後,司馬徽的目光還是落在了袁耀身上,一直到崔鈞將袁耀李業送出鹿門山書院的範圍,司馬徽方才輕輕揮手,使得面前的水鏡完全消散,重新歸於天地之間。
此人究竟是誰,應該不是袁耀,可是如果不是袁耀,是奪舍重生,那為什麼此人的靈魂會與袁耀的身軀如此契合。而且這袁耀原本應該是黯淡無名才是,還有袁術,這些年袁術實力膨脹得有些不正常,之前所觀星象,袁術應該不足為懼,可是如今所見,袁術足以稱得上是天下第一大諸侯了。
仲達,我司馬家的未來就看你了,我在你身上看到了龍氣纏繞,雖然如今還很微弱,但是也有一線希望。
帶著滿心的疑惑,司馬徽也走出了涼亭,也不見他怎樣快走,但是一步卻是能夠移行數丈距離,幾個呼吸之後,人影便是消散了,原地只留下一座涼亭,矗立在天地之間,不受風雨之災。
黃承彥回到自己的住處,看著自己的女兒黃月英正在擺弄一些木頭,一臉專心致志的模樣,再想想現在離開鹿門山出去遊學的,被自己欽定成女婿的諸葛亮,黃承彥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雖然諸葛亮和黃月英現在年紀都不大,不太適合成婚,但是可以先訂婚。黃承彥在諸葛亮身上看到了光明的未來。如今已經是亂世,諸葛亮和黃月英結合在一起,應當足以一生無憂了。
一處茅屋之中,龐德公端坐其中,突然信手一招,一張紙出現在他面前,而後龐德公以靈魂之力御物,筆墨齊下,不多時,一封信便是寫好了。
“來人,給我快馬將這封信送到士元手中。”
吩咐人將剛剛寫好的信送出之後,龐德公又回到了自己的住處,想起了今日所見的袁耀,眸光森然,讓人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鹿門山山道上,袁耀一行人騎乘妖馬,沿著他們來時的路徑返回,而李業看著袁耀,心中也很好奇袁耀在涼亭之中到底與黃承彥、龐德公、司馬徽三人談論了什麼,為什麼出來之後會是這樣的一副表情。
袁耀此時目光正好與李業在半空對視,問道:“世安,怎麼,是不是好奇我與那三位到底談了些什麼?”
“正是。”李業也不推脫,直說出來。
跟在袁耀身邊也有一段日子了,李業知道袁耀此人最不喜歡那些賣關子的行為,也不喜歡所謂的婉轉,與他交流直來直去便可。
袁耀此時一笑,道:“倒也沒說什麼,只是我想要讓這三人出山助我父親治理地方,卻被他們給拒絕了。後來我又說要在鹿門山書院之中徵召一批士子,結果他們又推脫說是這些書院學生學問不夠。”
說到這裡,袁耀突然轉頭看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