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哥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八章 雲閒出關,體內住了一隻神,方哥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分身術出了一點偏差,但張雲閒覺的無傷大雅,不管怎麼說,這門神通自己也算是掌握了吧!

至於《耳智神通》、《天眼神通》就更加簡單了,只需要將足夠的精氣,附著在自己的耳部神經和眼部神經之上,就可以將方圓百十里的發生的一切,察看的一清二楚。

這兩種神術,其實對於擁有靈識的張雲閒來說,反倒顯地有些雞肋,要知道張雲閒目前的靈識覆蓋範圍,已經超過兩百多公里了。

至於《匿身術》也並非有多麼深奧,無非就是利用精氣將修行者的本體完全掩蓋起來,從而自動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的一種偽裝技巧而已。

張雲閒試了幾次,便覺的沒什麼意思了。

如果說要讓別人看不到自己,他用靈力催眠,一樣可以起到這樣的效果,不過匿身術的不同點在於,它並非只是干擾人們的腦磁波,從而讓人們形成視覺盲區這麼簡單,是真真切切地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裡,就連第三方的探測儀器,譬如監控、紅外感應等,都完全察覺不到使用了這種神術的人。

張雲閒覺的真正比較難以掌握,需要自己反覆練習的神術,就屬《化形術》、《馭物神通》,還有《御風術》這三種了。

其中,《御風術》可以簡單理解為凌空飛翔的法術,可能跟騰雲駕霧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速度絕對比在地面上奔跑要快的多,根據孟瑛的記載,厲害的聖者,御風而行,可以瞬息千里。

不借助任何外力,可以在天空自由自在的翱翔,這一直都是人類千百年來最嚮往的願望之一,張雲閒自然也不例外。

修煉《御風術》,是要求修行者必須將宇宙精氣的控制和感應能力,達到相當高的一定程度才可以的,因為這個術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將自身的精氣和外界天地的稀薄精氣之間,建立起一種巧妙的平衡感應來,從而讓修行者可以扶搖直上,凌空飛行。

這也是為什麼只有到了聖者境界之後,才可以練習這個神術的原因。實在是尋常的修行者們,在沒有打通任督二脈之前,身體就好似一道封閉的城門,根本就無法自覺地感應和控制這天地間的宇宙精氣。

而另一種《化形術》就更具神話色彩了。

張雲閒看《西遊記》的時候,不知道對孫悟空那七十二般變化的本事,有過多少次美好的幻想,如今居然要成真了!

顧名思義,化形術,就是形體變化之術。

不過,並不像《西遊記》裡演的那麼誇張,這化形術只能變化為不同人類的模樣,並不能化作石頭、大樹還有其他物種的樣子。

可以這樣說,相當於是一種神化了的‘易容術’吧!

還是要求對精氣的控制一定要細緻入微,因為人類的五官輪廓和體型本來就沒有太大的差別。

至於最後一種《馭物神通》,倒是有些奇怪,孟瑛的描述顯地十分語焉不詳,張雲閒看的也是一知半解。

可以確定的是,這並非是人們理解當中,異能者所具備的那種,利用意念控制各種物體的手法。

孟瑛在這種神通裡,提到了一種叫做‘器’的不明物體,所謂的馭物,便是利用宇宙精氣的力量,來操控這種命名為‘器’的東西,來達成攻擊、防守,抑或者是遁行的目的。

可至於這‘器’到底是什麼?孟瑛並沒有做過多的解釋。

張雲閒根據孟瑛的描述,大膽猜測,所謂的‘器’,有可能是一種類似‘輪迴神鼎’這樣的東西,又或者是小說裡寫的那種‘法器’、‘神器’這種概念的存在。

不過,他利用馭物之法,嘗試著跟輪迴神鼎溝通了幾次,並沒有什麼卵用。

張雲閒奇怪地想,孟瑛的身上,並沒有留下任何跟‘器’相關的東西,加上她又描繪的這麼含糊其辭,是否說明,這《馭物神通》,其實孟瑛本身也並不瞭解呢?

她或許是見過別的什麼人,或許是天啟者,或許是其他的聖者,見他們使用過這門神術,後來靠著自己的印象和推測寫出來的呢?

遺憾的是,剛才孟瑛在的時候,張雲閒完全忘了這檔子事,現在只能望洋興嘆,一籌莫展了。

末了,張雲閒還是打定主意,抓緊時間將其他的神術,多加揣摩揣摩,熟練掌握之後,就離開這裡吧,畢竟他還有許多事情要去搞明白呢。

……

又過了兩天之後,祭壇外。

宗超俊朗的臉上,寫滿了沮喪。

“壇主!已經五天了,這樣下去真的不是辦法啊!”莫少天在一旁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