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部分,平妻,人生幾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請恕兒子不孝,兒子讓母親操了這樣的心。兒子以後一定會好好的,不再讓母親傷心。”
王氏點了點頭,看到陳永持已經踏上石階來,忙領著丫頭婆子們給他行禮請安。陳永持到譯北大將軍府看到兒子的時候,激動之情無以言表,再看兒子活蹦亂跳,左腿根本就不像受過傷一樣,本是要去譯北軍駐地的醫館感謝玉大夫的救子之恩,可是被袁亦攔下。袁亦說即使是陳永持去了也未必能見到玉大夫,玉大夫性格古怪,最不喜歡受被救之人的大禮,若是堅持要這樣反而讓他覺得厭煩,下次有什麼事他也不會再出手相救了。陳永持聽了這話,也就作罷,又謝過了二舅爺和二舅嫂對俊兒的照顧之恩後,馬不停蹄的趕回了陳府。
陳俊痊癒讓那傳言有些不攻自破,後來大夫又診出秀蘭已有三個月的身孕,三老爺又派人回來傳話,鶴晉的陳家玉器鋪子和陳家胭脂鋪子開了張,竟然立即顧客盈門,大都是些達官貴人,比預想的還要贏餘數倍。這個月的陳家可謂喜事不斷,那些個“從此陳家人將非死即傷”的傳言也就真的成了一個消失的傳言了。
老太君見了俊兒,不停的說著“菩薩保佑”,又聽三太太提到秀蘭懷孕和鶴晉鋪子的事兒,笑著說道:“這一年剛開頭的不幸事兒被這些個喜事都給沖淡了!”
旭兒已經十個月大了,自從他學會了爬行這一可以自由支配自己行動的運動後,旭兒就不再甘心聽他孃親的指揮,開始有所“反抗”,這種反抗付之於行動就是經常趁人不備爬到哪個犄角旮旯,然後再鬧得人仰馬翻之後,找到這個咯咯亂笑的小爺。用袁之芝的話:這什麼孩子呢!
袁之芝也會趁人不備的時候威脅兒子:“告訴你小子,不管你是從哪個星球穿來的,都給我老實點兒,否則就把你扼殺在搖籃之中。”想當然而,陳旭小爺是不會受這等毫無建樹威脅的影響,只要讓他逮到機會,照“失蹤”無誤。
自從二太太去世後,老太君的身子也大不如前,幾乎每天都跟藥湯子為伍。這些日子去請安,老太君總是起了很晚,早膳也用得不香。大太太和三太太見了,有些著急,又請了不少的名醫診看,大多是一個結果:老太君壽高無礙,稍加調理即可。說白了老太君已經76歲了,已經十高齡,即使沒有病也要調理著。
袁之芝突然想起太后娘娘也曾有過這樣的情形,後來用了宮裡太醫制的大榮養生丸,症狀明顯減輕。袁之芝派人到京師允親王府求大姐姐,是否能弄些這樣的丸藥,沒幾日去京師的人就帶回了30粒大榮養生丸。這丸藥都是用最好的藥材製成,大補卻不能多食,每十日一粒。老太君用了些時日,明顯有了精神頭。只不過這件事只有陳永持夫婦和老太君知道,要知道這宮中太醫所制之藥是不允許皇族以外的人來享用的。
因為陳俊的事情,王氏突然有些覺悟,無論如何為了兒子,自己也不能再動那些個壞念頭了,否則兒子就會成為自己所謂的報應。王氏開始每天潛心學佛,除了處理一些家事外,幾乎不出東苑。對陳永持多長時間來一次東苑都變得不再關心,對下人們也不再過於嚴苛,對吳姨娘小小的鬧騰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玉萍那些個丫頭都有些擔心,畢竟這樣與世無爭的模樣,四奶奶還是頭一次,不知道這算是好事還是壞事,這樣不爭真的就能風平浪靜了嗎!
吳姨娘這段日子有些坐不住了,想她也不過二十左右的年紀,人也算得上如花似玉,難道就這樣獨守空房的過一輩子嗎!四爺已經有多長時間沒到院子裡來了,自己都已經記不清了。自然並不是自己一個人有這樣的待遇,其他兩位姨娘的院子也是看不到四爺的影子的,就算是東苑,一個月那麼幾次用手指頭都能數過來。四爺現在已經是獨寵西苑了,即使那位來小日子也從不來這些個院子住上一宿。這樣的日子沒法過,怎麼過,難道真的要她像趙姨娘那樣守著孩子過下去!她過不下去,她不是趙姨娘,也不是馮姨娘,更不會可能與東苑那位正主兒比,她不信爺就真的忘了她了。
因為江士閔的事情而受到重創的二皇子黨最近消停了不少,李相因為文相的事情也大病了一場,上了養病的摺子,在府裡養病數日,去李府探病的人為數不少,可能進得府門的除了二皇子,允親王外,也就定國公袁業了。袁業和允親王是皇上私下吩咐替皇上去探病的。這次的事兒,文相一時糊塗竟然斷送了數十年的功業,皇上雖法外開恩饒了文相不死,卻要一60歲的年紀終身囚禁於南獄,這比死罪還要來的可怕。更何況文家已經敗了,男丁遠疆苦役,女眷為官娼,這又是何等的殘忍。李相一時接受不了,不禁有些埋怨皇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