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部分,步步生蓮(回明作者新作)上,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金燦燦如同金鑄的一般。便止住隊伍。上門乞援。堡壘中早有已備。多壯丁藏在箭垛之後警惕的視著這支隊伍的動靜。楊浩高舉雙手獨自上前。仰望去。只見堡門上一匾高懸。上面有三個模糊的大字“穆柯寨”。

“寨中的。”

楊浩一語未了。寨上“嗖。”的便是一箭射下。堪堪貼著他的靴尖釘在前面。箭尾猶在嗡嗡亂顫。堡壘上便傳出一聲冷厲的斥喝:“不的近前一步。再敢前進。格殺勿論。”

楊浩仰頭向上拱了拱手。高聲道:“本官是大宋遷民欽差特使楊潔。率北漢四萬民眾遷移西北。路經此處。因糧草斷絕。急需援助。不知上面哪位是寨主。有出來搭話。”

見楊浩獨自一人上。寨上也閃出一個人來。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英氣逼人。十分的俊俏。一身灰布衣裳。持弓佩劍。威風凜凜。他站在城頭。一腳踏在箭垛上。弓上搭著一箭。冷冷的看向楊浩:“你。是大宋欽差?”

第三卷 蓮子始生 第161章 醉酒

揚浩高聲道:“正是本官。”

寨上那少年曬然一笑,大聲嘲笑道:“朝廷的欽差?朝廷的官兒來來往往的我們也見過一些,便不是欽差。似你這般狼狽的我們也不曾見過半個。這一帶不太平,總有些不開眼的東西想來打家劫舍,冒充災民誆騙寨門的有,冒充官兵打家劫舍的也有,你們這麼多人,誰知道你們到底是什麼人。”

楊浩拱拱手道;〃這位壯士請了。本官持有欽差節絨,如果貴寨主不信。可遣一人出來驗過。”

寨上的人哈哈大笑道:“你這漢子說話好生有趣,什麼欽差節絨,我們這些百姓可不認得那勞什子東西。”

楊浩身後一名軍士大怒,喝道:“大宋欽差天使在此,爾等阻三阻四不肯出迎,這是蔑視朝廷,不怕人頭落地麼?”

寨上那人絲毫不以為意,只冷笑道:“你嚇唬我麼?你敢再進一步試試,看看是我人頭落地,還是你一箭穿心!”

這人拈的是一柄獵弓,但是看他一箭射在楊浩身前緊貼他靴尖的準確,這句話倒不是誑語,那軍士還真不敢上前冤枉送死。府州地界,幾百年來一直在折氏統治之下這些百姓雖知折氏已歸附大宋朝廷,但心中只知折大將軍,誰管你是欽差還是劈柴。

何況這些年來,府州歸附過的朝廷多了去了,後唐、後晉、後周、後漢、大宋,誰強歸附誰,已經成了家常便飯。十年前府州大將軍折德X率軍伐北漢,佔領沙谷巖。斬首五百級作為晉見之禮,向大宋投效。

他入朝面君時,當今大宋官家給予優厚賞賜,並在金鑾殿上親口許諾:“爾後子孫遂世為知府州事,得用其部曲,食其租入。”

趙匡胤這句承諾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府州折氏世世代代都可以掌管這個地方,折大將軍上馬是一府武將之首,下馬石一府文官之首,文武一把抓,有權就地自行徵兵,有權自行收繳賦稅,兵歸他使,賦歸他用,聽調不聽宣,獨掌西北這方土地!

這就是大宋官家正式確認了府州折氏的藩鎮地位了。

所以這些剽悍粗魯的西北邊民又豈會在乎寨下宋兵的幾句恐嚇。

壁宿見寨中百姓過於警惕,不肯相信楊浩所言,隊伍中許多婦孺又不能不做歇息進食,他看看自己身上的袈裟,忽再想起當時楊浩手持袈裟衝上兩軍陣前的故事。偷兒也是有理想的,他何嘗不想做個大英雄。如今天下人大多信奉菩薩,自己何不客串一番得道高僧,若能說得寨上百姓開啟大門,自己也能似英雄般風光一回。

一念及此,壁宿眉飛色舞,他連忙整整衣衫,大步上前,單手稽禮高宣一聲佛號,寶相莊嚴地道:“阿尼陀佛……,寨上這位小施主請了。這位楊施主的確是朝廷欽差,因被契丹人追殺,所以才這般狼狽,出家人是不打誑語的。你還是開啟大門吧,能迎欽差進去好生款待,那是你們的榮幸。小施主切勿自誤,快去找你家大人出來,阿彌……”

壁宿說的忘形,往前走的近了。只聽“嗖!”地一聲,又是一箭射來。箭從上射下,壁宿只覺眼前一花,那鋒寒的箭簇似乎是貼著鼻樑射了下去,正釘在他兩腿之間,壁宿用鬥雞眼盯著兩腿之間那根嗡嗡亂顫的箭羽,只驚出一身冷汗,幸虧他的嘴唇已經消腫了,要不然這一箭還不把他那香腸嘴射個對穿?

壁宿抬頭就要大罵,忽地省起後邊正有無數百姓看著,自己此時扮的是大德高僧,壁宿忙強忍怒氣,故作鎮定地微笑道:“小施主,恁地大火氣。貧僧的話還信不過麼。若你大開方便之門,來日折大將軍直銷,必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人應如是

連城雪

反派自救指南[賽博]

舟晚渡

料理女王

笑傲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