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部分,步步生蓮(回明作者新作)上,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留是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聖上,此時退走,還可從容佈置。
若待契丹人排布好陣勢,再以騎兵截弊我軍退路,那時要退便只有選擇河谷山川難行之徑,到那時咱們這積如山的糧秣軍械都要拋置於此。無法帶回去了……”
“聖上……”
“都不要說了。”趙匡胤正在帳中疾走,忽地頓住腳步,沉聲說道:“朕並非想要孤注一擲。但是朕不能現在退卻,我們必須把契丹人奉制在這兒,使潘美、李繼勳兩路大軍得以脫身。同時,我們在這裡再打幾仗,才能給程德玄、楊浩留出時間,讓他們把北漢之民遷往我大宋領地,為了潘美、李繼勳的兩路大軍,朕要留下。為了那數萬北漢百姓,朕……也要留下。”
他徐徐吐了口氣,淡淡說道:“一旦敵勢強勁,我軍便翻山越嶺,循河谷山川道路南返。契丹人鐵騎再如何驍勇,到了那種地方他們也沒有了用武之地,至於糧草軍械……”
趙匡胤淡淡一笑道:“就算全留給他們,又能濟得他們食用到幾時?在朕心中,一萬民戶,抵得過百萬斛糧食!”
眾將聽皇上說的斬釘截鐵,不禁面面相覷無由再勸,一旁早有兩個文官撲上前去讚道:“聖上以民為重,實為一代仁主……”
契丹人來的太快了,幾乎不比宋軍的探馬來的更慢,趙匡胤剛剛將大軍撤離北漢城下,依據地努擺好防禦陣形,契丹人的前鋒鐵騎便到了北漢城下。他們鳴鼓擊號,向城中傳遞訊息了城中望眼欲穿的北漢皇帝劉繼元早就站在宮闕上看得清清楚楚,一見契丹兵到,歡喜得他手舞足蹈。幾乎一頭便從樓上載了下去。
他急忙跑上大殿,命侍衛都虞侯劉繼業、馮進珂率軍出城,引領契丹鐵騎去伐送軍,又命樞密使馬峰趕緊打掃糧袋子,蒐羅庫底子,以籌備孝敬契丹大將、犒勞契丹鐵騎之用了隨即就跑回後宮,梳鍺打扮、修理鬍鬚,準備親自敲鑼打鼓,領著扭大秧歌的嬪妃們去迎接契丹解丶放丶軍了。
趙匡胤擺開了陣勢,靜靜恭候契丹鐵騎的到來,他知道,這將是一場硬仗了利用契丹內亂髮兵討伐北漢,這本就是一著險棋,契丹人如果糾纏於內亂不肯發兵還罷了,一旦發兵,那就是暫時放下內部矛盾。一致對外了。這種對候,對北帝耶律賢來說,不惜一切他也是要謀取勝利的。
如今契丹人已突破險隘殺到眼前,原本對自己有利的局面一下子變成了不利,兩路大軍被牽絆在外。自己手中的兵馬長途跋而來,苦戰月餘,師老兵疲,後繼乏力,他知道此時最蛆智的辦法就是撤兵,而且是馬上撤兵,毫不猶豫地撤兵。
但是他必須要再打幾仗,哪怕這幾仗敗了,只要給那兩路現在變成深在敵後的大軍爭取到撤退的時候,給程德玄、楊浩爭取到移民的時間。那麼從戰略上來說,他也是勝了。
然而,此時他對契丹人南下支援的決心和派出的總兵力還是不甚瞭解的,他並不知道,與他對敵的不只是一個契丹兵馬大總管,將要在這裡展開大戰的,是一帝一後,宋國之帝,契丹之後。
接斜軍中傳來的訊息後,程德玄和楊浩大吃一驚,他們沒想到契丹人來的這麼快,幸好他們此番蒐羅北漢百姓是先驅兵至遠處,然後一路往後搜,這樣就避免了士卒們來回反覆的在路上浪費時間,而且他們走的最遠的幾路人馬也正往回趕,不需要等太久的時間。
兩人立剩準備起來,把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畜力車、人力車全都裝上老弱婦孺和糧食,將車子租綁結實了,做好了長途行軍的準備,俟飛騎趕去召喚各路兵卒的人全回來了。便帶著已經蒐羅到的一萬多戶、五萬多名百姓匆匆踏上了返宋的征途……
第三卷 蓮子始生 第143章 海市蜃樓
荒原古道上,一支長長的隊伍蜿蜒如蛇。
遠遠看去像是一支軍隊。因為有許多身著衣甲、胯下乘馬計程車兵持長槍往來奔走;再走近些,看著像是一支商隊,因為隊伍中有許多大大小小各種規格的車子,有騾有馬有毛驢,甚至還有駱駝;再走近了去,看著又像是一支逃難的人群,破衣爛衫的窮苦百姓,綾羅綢緞的大戶千金,全都擠在一起,在荒野中慢慢行進著。有些西北大漢。大熱的天居然穿著一件破羊皮襖,身上發出難聞的氣味,他們春夏秋季一年四季也就只這一件衣衫而已。
這就是程德玄和楊浩從北漢帶走的百姓,大多數看起來比中原的乞丐還窮的百姓,可是此時得知訊息的北漢皇帝劉繼元正在宮殿裡無比肉痛。這可是北漢國三分之一的人口啊。
烈日當空。空氣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