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部分,步步生蓮(回明作者新作)上,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聽在耳裡,好像撓在心上,偏又搔不得癢。
如今又傳出風聲來,說是今年丁家放種糧的差使要交給丁浩主持。丁家每年春天都在丁家祠堂東牆外的角門房裡設一個點兒,把優質糧種賒給佃戶,佃戶們畫押簽收,秋天從他們上繳的糧食中扣除糧種成本。
統一採購、儲存優質糧種,春天分發給佃戶,是為了保證種植質量,免得秋後糧食欠收,佃戶受損,東家也沒有好處。再加上這糧種又是賒來的,遠比自己掏錢去買合適,所以佃戶們都愛用丁家的種糧,為了自己能多分一些糧種,能分一些好糧種,對掌管放糧種的管事,佃戶們都是極盡巴結之事的,如今這風聲一傳出來,丁浩不但是丁府新貴,而且儼然成為全村百姓眼裡的紅人了。
丁浩做事很認真,並不因為他已打定主意離開丁府而隨意敷衍。要麼不做,做就要做好,這是丁浩一貫的態度。同時,他也把丁家的這些事務當成是對自己的一種歷練。
一法通,百法通,世間萬事都有相通之理,現在多些歷練,自己獨自闖蕩時,就能多一些經驗。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小事不懂得如何做好,那樣的人能做大事麼?所以他對自己負責的事情總是斟酌再三,儘量把手上的事情安排得井然有序,丁家大宅許多管事雖然眼紅妒嫉他的受寵,但是對他的老練也是暗暗點頭的。
由於他的差使比較隨意和輕鬆,代表東家進城去解庫(當鋪)盤庫時或者採買日常用品時,他也時常帶上母親,請城裡有名的郎中診治看病,開藥調理。不知是因為兒子的出息讓楊氏喜在眉梢,還是那些藥湯真的管用,楊氏的病漸漸有了起色,臉上也多了幾分正常的血色。
楊氏的病有了起色,丁浩也就放下心來。這段時間,丁浩正忙,病情有了起色的楊氏更忙,忙著給兒子張羅個稱心如意的媳婦兒,只是丁浩整日在外奔波,對這些事兒還毫無察覺。
此刻,楊氏和李氏老姐倆兒正盤膝坐在炕頭上,逐個品評著村裡適嫁的姑娘。
“李姐,你說老趙家那閨女怎麼樣啊?她在你身邊跟著做針線活的,你應該熟悉,我看這孩子挺老實的,話也不多,是個本份姑娘。”
“趙家那閨女……怕是不行,我給你說了,你可別給人家張揚出去。”
“嗨,我是那樣的人嗎,什麼事兒呀?”
“趙家那閨女有腋臭的毛病,還挺嚴重。冬天還好點,夏天一出汗真燻得人喘不上氣兒來,要不她咋不大跟人說話呢,你不到跟前可聞不出來。”
“哦……,那算了,要不……劉家那閨女?嘖,就是歲數小了點,過了這個年才十一吧,那還是毛歲,就算定了親,至少也得兩年後才能圓房啊。”
李大姐沉吟道:“霍家那閨女咋樣?”
“不行!”楊氏斷然道:“那閨女長得五大三粗,跟女張飛似的。上一回村西頭的那個潑皮高二調笑了她兩句,讓她幾巴掌就給扇溝裡去了,看著嚇人。我家浩兒雖說不是什麼大戶人家的孩子,可那孩子……心氣兒有點高,霍家那閨女他一定看不上的。”
“哎呀,這適嫁的閨女不少,要找個合適的還難上了,你說這事兒……,其實要說合適,陳家那閨女就挺合適,人生的俊,手又巧,可她家多少也趁著百十畝地,是個小康人家。就算小浩兒如今有出息了,做了管事頭兒,只怕人家爹也是不會答應的。”
“李姐,開油坊的劉曉不是有個侄女兒?上回來丁家莊串門兒,我見過一面,聽說還沒許人的,今年剛十六吧,歲數正合適。長相雖不是特別出色,身段兒可順溜,而且聽說還是個認得字兒的。”
李大娘恍若未聞,楊氏道:“姐姐,我說的話你聽到沒有啊?”
李大娘有些為難,慢吞吞地道:“妹子,咱們老姐倆這麼多年的交情,要是說點啥不中聽的,你可別見怪,雖說要娶媳婦的是你家浩兒,可你畢竟是他娘啊,婆婆是人家的家奴,這身份說出去不好聽,有點身份的人家……嫌棄呢……
楊氏聽了臉色一黯,不作聲了。
李大娘遲疑片刻,說道:“妹子,我倒是想起個人兒來,今早你家浩兒進城時還在村口遇見過她,我瞅你家浩兒看人家那眼神,就跟貓兒見了耗子似的,定是見了人家的俊俏模樣心裡有些饞的,要是她的話,你家浩兒肯定喜歡,就是不知道你這當孃的是啥主意。”
楊氏一拍大腿道:“嗨,媳婦兒是給他找的,他要喜歡,我這當孃的有啥不喜歡。姐姐說的是誰家的孩子啊?”
李大娘道:“就是董家那個守寡的羅冬兒,你覺得那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