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部分,陪嫁丫鬟,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景多就拿來餵了牲畜,如今自己貼了餅子也能飽腹。也有人拿野菜拌了蒸熟了吃,就是碧華吃過的渣豆腐了。碧華特愛吃,特香。
過濾之後的豆漿燒開。
開鍋之後過了會兒一股濃濃的豆香味兒就瀰漫了整間屋子。
第一次嘗試做酸漿豆腐沒有傳說中的酸漿,他們備了白醋。怕把握不好量,碧華一兩白醋兌了半斤清水再拿來點豆漿。
碧華還特地多燒了一會兒,做豆腐的庸工講過,豆香味會濃一點。關火,將鍋挪到另一個冷灶上。加二斤水降兩成溫。用兌過的白醋點制三到五次。
碧華親自上陣慢慢攪動,慢慢的豆花就出來了。這個過程中不能加熱。
從煮豆漿到做豆腐至少兩刻鐘時辰。碧華看著這豆花怎麼感覺像是豆腐腦呢——
豆花凝結的過程中水由濃漿漸漸變清,碧華就不再點了。稍待一會兒讓它充分凝結,重新端回明火灶再加熱讓它稍微開一下。
除了凝固劑不同,其他方面碧華都是用的膏豆腐的方法。
留酸漿——
碧華想了半天,唯一合適做酸漿的東西就是這個時候過濾出來的水。
關火之後將其中的清水拿笊籬隔開豆花用勺子將清水瀝出。
接下來是壓豆腐。
模具板上有很多細密的眼兒用來出水。碧華特地留了些,想著也許這個也可以用來做酸漿。
放好,紗布裹好壓結實。庸工師傅講過使勁兒越大豆腐成型越好,這個趙弘殷親自上場一用內勁三兩下幾乎就沒什麼水再出來了。
拿石頭壓了一會兒碧華才敢開啟沙包倒模。
沒有酸味,只有撲鼻的豆香味,也沒有豆腥味。
這算大功告成了麼?
碧華看著白生生齊整整的豆腐塊,心裡感慨莫名。現代社會她除了做幾道家常菜從來沒做過這麼大工程。
等那些水自然發酵變酸,這個秋季涼爽,要且等幾天。碧華便拿這做出來的兩塊豆腐做了幾道菜,請了村中人吃。
第一道當然是渣豆腐。這渣豆腐他們肯定常吃,但是碧華里邊兒加了雞肉末,香油跟豆油當然少不了野菜。碧華髮動嶽樂天嶽山兩家人弄來野菜、蘿蔔纓子加進去,口味跟他們平常吃的肯定不一樣。
豆腐丸子:這個只需要加蔥姜鹽花椒鹽捏碎攥成丸子炸至金黃即可。這個菜主要是為了讓村人沾油。
魚香豆腐:這菜有甜頭有酸頭,大家絕對愛吃。
香椿芽拌豆腐:嶽山家貢獻出來的醃製的香椿芽跟豆腐拌了。
油菜豆腐丸子湯。
豆花:早在點豆腐的時候碧華就想到了。殺了只雞熬了鍋雞湯,給大家做了豆腐腦吃。
當然豆花之前的豆漿,碧華也盛出來不少。
菜不在多,碧華這樣大手筆來招呼村中眾人,目的就是為了樹立威望籠絡人心。
第二天一大早,嶽山就敲響了村中久未敲過的銅鑼。村中人早就知道信兒,只恨自己昨晚沒早知道好省下自家一頓。
這鑼一響,村裡老老少少一家帶了盆子碗都聚集到曬豆子的場院上。
作者有話要說:哂笑:shen上聲調。也就是我們說的三聲。額,上,這裡也要讀三聲。
暈啊,怪不得讀書人少呢,學起生字來太麻煩。不如牙牙考慮在古代教漢語拼音?嘿嘿。
為了更文這個點都沒屋啊,明天鐵定要被批了。各位,是不是表示點兒什麼安慰一下牙牙啊……雖然這一章裡面很多資料都是網頁上搜來的,但是每一頁資料牙牙都看了不下五遍才能自然的融入到文中。而且大部分都是影片資料——
40一飯立信義
碧華一看眾人帶了鍋碗瓢盆的來得毫不客氣。只怕有不少人是來看她笑話的。
嶽村是由莊子改的;不過七八十口人連王大川家算上一共十五戶人家。
這弄桌子就是個問題;碧華讓豆腐坊的庸工抬來壓豆腐的石頭壘了幾個墩子上面放了木板拼湊出這麼幾張桌子。
大家知道有東西吃也不嫌棄;把自家碗筷擺上。庸工之前說好前邊兒的飯菜上了他們再坐。嶽山一家同嶽樂天四人加一個碧華五人輪流上菜。
趙弘殷倒也沒閒著生平第一次炒菜做飯!灶火添柴,忙得不亦樂乎。
先上豆漿配著幾樣小鹹菜,兩碗豆漿下肚墊墊底。接著一人一碗豆花配置高粱豆渣餅子;碧華估計她們吃了半飽才上了幾樣菜。每個人都不多;豆腐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