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部分,安寧侯傳奇,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柔。
一股暖流從手掌處輸入在體內蔓延開來,寒氣被驅趕得無處躲避聚集到鼻尖,哈秋哈秋!她連打兩個噴嚏,皇上一直緊緊握著她的手沒有鬆開,她沒有辦法規規矩矩地行禮。
快點把衣服換了,小心著涼!說的是關心人的話,語氣卻恢復了不容置疑的命令式。
皇上……,又是一陣兇猛的噴嚏,鼻涕幾乎要流出來了。
快去吧,皇上鬆開手,輕輕地向後推了她一下。
換了衣服出來,李安寧又要行禮,皇上擺擺手,她便沒有堅持,畢竟不是朝堂也不是在宮中,雖然環境很差,氣氛卻格外融洽。
李安寧以為皇上途徑這裡順道視察,想想也是——自從離京後連份奏摺都沒有寫過,當初為了治理水患,皇上在朝廷大肆呼籲推薦能人,可見對此事的重視,也許皇上是專程到這裡視察的,盛安縣就是他此行的目的地。
皇上此次出宮是微服私訪嗎?
正是。你隨意,不必拘泥。
臣懇請準臣述職。
不用了。鄰縣的縣令聯名上書為你表功,奏摺裡寫的比你要說的詳細多了。
表功?奏摺?暗河口還沒有堵上,水患仍沒有消除,臣何功之有?
好啊。有功卻不居功。讓朕為你列舉一下吧。短短數日便找到了暗河口,找到水患根源此乃第一功;召回災民改善鄰縣治安此為第二功;不靠朝廷賑濟幫助災民重建此為第三功;水患消除指日可待也是一功……
臣初來乍到無所忌諱,所以能夠查明暗河位置所在,她舉重若輕地回答。
告訴朕,沒有朝廷撥款,你如何幫助他們重建?
臣有皇上的金牌。
什麼金牌?
當初皇上命臣監造後宮的那塊金牌,臣攜帶至此,用它向當地或者鄰縣富戶借錢,因為是賑災用,所以無息,兩年後付清。
他們怎麼能相信你的話?
都是金牌的功勞。
朕的信用在為你擔保,是嗎?你如何能保證兩年後還清?
李安寧跪在地上,臣是要依靠朝廷的。臣先斬後奏,請皇上恕罪。
聽你這樣說,朕很欣慰。功高蓋主,不是好事。只有朝廷能解決所有問題。
一瞬間沒反應過來皇上在誇獎還是責備,身子一低就要跪下去。膝蓋還沒著地,手臂被一雙有力的手托住,朕不是責備,皇上說道,朕就怕你勉強自己為難自己,不開口向朝廷求援,如今才算放心了。明日一早朕就發召讓朝廷撥銀兩賑災——五十萬夠不夠?
五十萬?
六十萬呢?
不!皇上,無需這麼多。據臣估算,二十萬足矣。
二十萬!這些年朝廷給盛安縣前後加起來八十萬都有了,治理水災卻毫無成果……
可是劉大人被誣告系已查明……李安寧遲疑了一會兒,若有所思地說道。
是呀。皇上點點頭,兩人的表情和語氣如出一轍,彷彿想著同樣的實情,心照不宣而已。愛卿治水有功,卻住在這樣的陋室裡,朕心實在不安。
比起流落在外的盛安縣百姓,微臣能住在這樣的房子裡已經很知足了。
細雨紛亂,窗外滴答聲不絕於耳,燭光搖曳跳動,從山上下來的李安寧眼皮越發沉重,目光迷離,臉上漸漸露出困頓之色。皇上早有察覺,卻不願離去,饒有興致地悄悄從旁打量他的臣子。李安寧卻意識散淡,毫無所覺,很想閉門謝客,偷偷打了無數個呵欠,全被看在眼裡。
皇上問道,愛卿入朝為官是為了造福百姓嗎?
李安寧老老實實地回道,不全是。
那是什麼呢?
李安寧道,父母的期望。
若不是父母對自己人生的初始規劃,李安寧現在過著的定然是迥然不同的生活。她怎會想到自己能夠出入朝堂,親近天子,還能捲起褲管,趟著泥水一步步去實現父母的夙願。她從未想過這是否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根本來不及想,腳下的路已經被鋪好,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就好。一旦偏離,毀滅的不僅是自己,她不敢犯險。
皇上笑道,這個你跟朕說過。和朕一樣,愛卿也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李安寧道,微臣不敢與皇上相提並論。其實微臣父母的初衷並不是讓兒子身處廟堂之高,而是戍守邊疆,保邊關百姓安寧。
皇上道,難道愛卿心裡只有一方百姓嗎?
李安寧道,微臣不才。
皇上道,愛卿有將相之才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