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安寧侯傳奇,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小是被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幹不了粗活。
守衛道,在下有心要幫,不敢擅離職守。
好了,回去吧。李安寧催促道。
她剛把一個大包袱扛上肩便看見三王爺朝著自己走過來,眾人紛紛行禮,她也跪在地上,三王爺腳步不停地匆匆走過。雖然低著頭,她卻感覺他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良久。
她在想什麼?難道要讓尊貴的王爺駐足幫她扛行李不成?高大頎長的身影漸漸遠去,失落感重重地襲上來。
她把包袱放在工地,找了兩個人幫忙去宮門運剩下的行禮。做完這些,便著手開始準備重建一事。首先安排人清理現場,接著召集懂工事的工匠們討論重建和修復方案。
一位有經驗的老工匠說道,地面清理、挖地基和備料可同時進行,這些大概需要半個月時間。目前建造工匠短缺,物料也不齊全,冬至之前完工恐怕很難。
李安寧道,七天之內務必將所需木料、方磚、瓦、漆,悉數準備好。
老工匠道,木材走水運最快也要十天時間。
李安寧吩咐道,去京城周邊檢視有哪些高官富戶最近正在置宅修院的,先將他們的木料和工匠徵用過來,一定要好言勸慰,萬不可讓他們有情緒,認為我們擾民,萬不得已再出示金牌。那人接了金牌立即退出去督辦此事。李安寧又向另一人吩咐道,你去在朝官員家中借家丁,每戶至少出五人,七日後卯時到皇宮門外集合。只是一點,吏部周參周大人家不要去打擾。
聽命的人問道,這是為何?
李安寧道,周大人家中只有妻兒老母和一個伺候老夫人的丫環,沒有家丁。
聽命的這人仍沒有離開,卻道,沒有金牌,恐怕各位大人為難在下。
李安寧道,這是皇上朝堂之上的口諭,他們不敢為難你的。
老工匠笑道,皇上果然慧眼識珠,原來李大人早已胸有成竹。冬至完工,指日可待。
李安寧躬身謙卑地回答,還要仰仗各位老師傅悉心賜教。
眾人早已心服口服,齊聲還禮答道,李大人客氣!客氣!
還有一樣東西,恐怕來不及準備也會影響進度——方釘。老工匠捋著花白的鬍鬚皺眉說道。
思忖半晌,她問道,我聽聞有種建築可以不用方釘也能讓工事穩固,老師傅知道嗎?
你是說……榫卯。嗯,老工匠點著頭,這樣圖紙就要修改了。
監造宮殿是大事,李安寧不敢掉以輕心,雖是皇上欽點,還需要在朝官員的鼎力協助,想來想去,三王爺這個靠山還是很有必要結交的。不知為何她覺得三王爺一定會幫她,可是想到宮門相遇的那一幕,她的心裡又沒底。哪怕萬分之一的希望,她也要爭取一下。
三王爺心事重重,正一個人喝悶酒,他命人又取來一個酒杯,兀自斟滿,看也不看她,只說道,李大人,陪本王喝一杯吧。
李安寧微微皺眉,道,王爺恕罪,下官沒有酒量,恐冒犯王爺。
三王爺面露不悅,道,你來求本王,還不聽本王的命令嗎?
李安寧略一沉思又說道,那麼請三王爺容下官將來意說清楚再飲酒。
三王爺默然看著她,算作應允。
李安寧道,請王爺將今日朝堂之上舉薦之人及王爺家丁二十人借予下官。
三王爺呵呵一笑,道,李安寧呀李安寧,你是吃準了本王會幫你不成?
雖然如此說,三王爺還是問道,你什麼時候要人?
李安寧:七日後卯時宮門外。
他食指指點著卻說不出一個字,最後喟然一嘆,道,李安寧,你要的人本王明日一早就給你送去。你——走吧。
三王爺的知己舉動令李安寧感激不盡卻無以言表,她行了大禮轉身欲走,又折回來將桌上的酒一飲而盡。
看著她瘦弱的肩膀卻要承擔那麼重的擔子,他心有不忍。宮門偶遇,他故意沒有伸出援手,如果連這麼小的苦難她都不能克服,如何能在血雨腥風的政治漩渦裡生存。即使明君統治下的清明天下,也會有敗類殘害同黨,有蛆蟲破壞法制。她必須要變得堅強,能夠獨當一面。
可是這一次,如果他袖手旁觀,自己都無法原諒自己的狠心。
這樣的決斷無可厚非,他卻莫名其妙地心煩意亂。李安寧離開之後,他仍自斟自飲直至酩酊大醉不省人事。王妃一面服侍他睡下,一面抱怨,王爺雖有酒量,不該如此糟踐自己的身子……
李安寧向三王爺借人實出不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