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淺香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章 外星生命痕跡,星際萌主,淺淺香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過為期兩年的集訓,最後留下了四名“超級宇航員”,他們是:
NO.109號(雌性大熊貓,萌翼月,3歲);
NO.200號(雄性大熊貓,萌翊日,3歲);
NO.202號(男性人類,曰無名,18歲);
NO.212號(女性人類,曰無為,18歲)。
這四名“超級宇航員”在各自度過了短暫的,為期半個月的假期後,就開始了他們探索宇宙的征程。
公元6120年的一個午後,伴著一聲巨響,在一片荒漠中,“藍星使者1號”宇宙飛艇順利發射。
“藍星使者1號”宇宙飛艇在脫離藍星引力前,主要是靠多級火箭助力飛行;但在離藍星較遠的太陽系範圍內,就靠太陽能轉化的動力來飛行了。
與此同時,“藍星使者1號”也在不斷地積蓄能源——它表面的每一處,都是可以進行太陽能接收和儲存的“小電池”。
因為一旦離開太陽系,並且在沒有遇見合適的恆星供應能源時,“藍星使者1號”必須實現“自給自足”。
而“藍星使者1號”能儲存的太陽能,加上應急用的核電池能源,大概能讓它無顧慮地飛行10天。
離開太陽系之後,“藍星使者1號”便不能和藍星宇航中心保持實時聯絡了。所以,對四名“超級宇航員”而言,這是一次前途未卜的,隨時有各種風險的旅行。他們需要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勇氣,解決各種問題。
一個月以來,“藍星使者1號”依次路過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向藍星傳回了無數張高畫質晰的照片和無數個短影片。這些珍貴的資料,足夠藍星上的科研工作者研究幾輩子了。
但再那以後,“藍星使者1號”就杳無音訊了。
公元6130年4月1日,是個奇妙的日子。這天在藍星人類的歷史傳統中,也是一個有趣的節日——愚人節。
消失已久的“藍星使者1號”就像是有意和大家開了一個大玩笑,竟然在這天出現了。
很快,由兩名人類和兩名大熊貓駕駛的“藍星使者1號”宇宙飛艇,悄然返回地球。
最為驚喜的是,他們帶回了證明外星生命存在的確鑿證據。
在他們飛離太陽系的第99天時,因為“藍星使者1號”的四維動力漿出現了一個小故障,不得不臨時迫降在附近的一顆行星上。
神奇的是,這顆行星和藍星從大小到構造都極為相似。更確切地說,它的陸地和海洋分佈十分別致,像極了沒有遭遇數次天災人禍前的藍星(地球)。
甚至有一瞬間,四名“超級宇航員”都差點兒產生了“回家”的錯覺。但他們很快意識到,藍星早就不是這個樣子了,眼前的這顆行星,只不過擁有它曾經的模樣。
四名“超級宇航員”小心翼翼地走下飛艇,試圖更近地探查一下這顆神奇的行星,看看是否存在生命的痕跡。
他們走了三天三夜,卻發現行星上幾乎空無一物。想象中的陸地和海洋生物,他們一個也沒有遇見,更加不用說什麼具有超高智慧的外星人了。
直到他們模仿當年藍星上的“麥田怪圈”現象,留下了一個類似的圖案後,他們才發現幾個“透明的”小人兒,圍著圖案苦思冥想。
而在這些小人兒眼中,四名“超級宇航員”似乎是真正透明的。
總之,他們無法溝通。四名“超級宇航員”之所以能看到這些小人兒,是藉助了多維空間轉換器。
事實上,這些小人兒,是2.5維度的。而我們人類或者其他藍星智慧生物也不是純粹的三維生物。更確切地說,我們是Π維度(約等於3.…維度)的生物。
因為四名“超級宇航員”的這個驚人的發現,藍星上的多少科學家終其一生都無法解釋的謎團,終於揭開了真相。
為了更好地說服藍星上的懷疑者,他們採集了證據——分別拍下兩段影片,一段是在多維空間轉換器輔助下拍攝的,另一段則是直接對著圖案拍攝的。為了防止可能的“作假”疑慮,他們還用一種特殊物質在影片上加註了時間條。
離開行星之前,四名“超級宇航員”下了一個決心,就是對該行星的具體宇宙座標嚴格保密。不管他們將遭受怎樣的懷疑,詆譭,傷害,甚至為此付出性命,他們也要努力守護這一片淨土。
回來的時候,他們的心情是複雜而沉重的。他們既要向大家彙報他們探索宇宙的新發現,又要對得起自己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