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苒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5章 第二百零一,朝歌嘆晚欲長安,悠苒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仞三公子不再說話,眸子漸漸暗淡,大將軍府看似風光無限,可是終究不是持劍人。
“仞三公子,放心吧!有本王在,安兒不會有事。”
“也好,安安,一旦出了什麼意外,還有仞叔叔做你的後盾。”
葉安安心知不好再拒絕,怕傷了仞三公子的情誼,點點頭。
“好。”
這一洪水過去,讓多少人失去了家園,失去了家人,蜷縮在收容院,街頭小巷,為了一塊大餅大打出手。
洪水雖去,百廢俱興,葉安安和君乾的積蓄壓根支撐不了多久。重建堤壩,重建房屋,日日施粥,受傷之人就醫……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最後還是決定深夜造訪,為民除害。
中午時分,葉安安在外頭施粥,不想,再遇司徒敬,這次司徒敬沒有在施粥旁逗留,也沒有直接離去,。
反而在粥攤子旁邊的小路上來回轉悠,剛好在葉安安所能看到的地方。似乎在等待什麼人一般。
葉安安心頭一動,心神領會,隻身走過去,想要同他交談。
葉安安往司徒敬走過去,而司徒敬似乎看見了葉安安的身影,待葉安安同他的距離剛剛好的時候。驀然,抬腳繼續往前頭走。
走走停停,最後拐入一條較為昏暗的小巷子裡,葉安安怔了怔,可惜耐不住滿心的好奇,也跟著走過去。
剛一到巷子口便停下步伐,因為司徒敬就站在她前面,矗立原地,一動也不動。背對著葉安安。
葉安安思慮片刻,是否要先開口說話,嘴巴張張合合,剛要開口說些什麼。
卻被司徒敬搶了先,蒼涼的聲音彷彿看透人世間的滄海桑田,悲歡離合。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太子之位,官民之心。小卒雖小,利之源頭。”
葉安安愣在原地,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這些知府雖然不足為懼,但是是利益的源頭。牽一髮而動全身,即使今日她能夠處理了這些貪官汙吏,可是,明日呢?
不過是換上另一群貪官汙吏,制度的根本的腐化,豈是剷除這些人那麼簡單?
“肯請高人賜教。”
葉安安雙手抱拳,恭敬的彎下身子請司徒敬賜教。
“同朝為官,下欲攀附,上要名聲,各取所需,皆為利來。”
滄桑的聲音飄散在風裡,飛揚於空中。
“先生,如何各取所需……”
待葉安安再抬頭,只有一陣檀香氣息的風留過,小巷子裡空空蕩蕩,半縷陽光,卻不見一人,好似黃粱一夢。
怔怔的站了半晌,若有所思的離去。
這長安一來二回,即使千里馬駒需要六日的時光,幸好,有葉安安與君乾兩個人的積蓄,以及一些善心商家的捐贈,程序緩慢些,也挺的過去。
葉安安甚至還在汝城當地建了一個收容所,專門收養那些因洪水失去父母雙親的孩童,提供住所,教導讀書寫字。
雖不此大戶人家,但還是有一個安身之地,遮風擋雨的家。
烏歸從長安回來,已是六日之後,六月剛剛開始,天氣炎熱的很。
但這汝城,就像一個聚寶盆,許是環著山的緣由。異常的涼爽,晚間的清風,清晨的陽光,讓人心曠神怡。
烏歸剛剛抵達,葉安安和君乾兩人便開始著手此事,在汝城最大的酒樓包下整棟樓,自然是以皇家的名義。
修修整整,評書的臺子恰到好處,紅的喜慶,緊接給各位官員、富商,幾座城鄉有頭有臉的人物都送去了拜帖。
這一切也得虧於仞三公子,用大將軍府的名義請來了這幾座城鄉人人敬重的老前輩前來主持。
聚會火熱進行,樓門外放了十里的長鞭,熱鬧極了,十里八亭的人無不知曉今日的盛事。
諸位受到拜帖的人礙著皇家的顏面,衝著大將軍府的尊威紛紛趕來參加。
葉安安為此也下了功夫,尋了一能人,能說會道,有著三寸不爛之舌的稱號的如簧先生。
評書的臺灣省上擺著一個方方正正的小桌子,大約到人的腹部那般高,剛好好好,所有開場的人都能看的清楚。
大會開始了,第一件出場的物品是葉安安親手畫作的丹青。
兩個小廝將畫舉起來,山高水遠,意境極妙。待眾人還沒有欣賞完。
如簧先生便開始說道:
“子虛公子的丹青圖,子虛公子是長安畫壇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