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部分,北宋仕途,嘟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已,今日這趟省親,很不值得呀,不但未能讓王安石在變法的一些事宜上改變主意,還與對方鬧了個不愉快;最要緊的是讓夫妻兩人發生口角,家庭不和睦,就建設不了和諧社會呀!

好吧,兩人都是比較有個性的人,夫妻矛盾,也是平常之時。在這裡也不必去理會他們什麼時候和好。再說王安石的變法大業吧。

日子過了正月十五之後,朝廷地一切又都恢復平常的運轉了。新的一年,就該有新地氣象。元旦那天,大宋帝國的年號就按之前已經定下的名稱開始計算了,年號“熙寧”,與歷史無異,不過日期比歷史足足提前了一年。當然,這些也只有沈歡明白而已。熙寧熙寧,顧名思義就可以看出皇帝與大臣們對江山天下的寄託了。然而,事實與理想總是有些差距的。

至少,年節才過,最不寬心的便是皇帝趙頊了。平常百姓,只需自己的小日子好過就成了,一個家庭,也許比較容易經營,但是一個天下,身為天下的所有人,而且本身又希望做一個明君的帝王。就比較複雜了。他需要考慮整個天下地情況,他經營的是整個天下。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天下大了,也便什麼事兒都存在。

最令趙頊難受的當然還是錢的問題,沒有錢。做起皇帝來也不舒服。新年才高,他就發現一個比較難堪地問題,本來按照慣例新年該發給眾多官員的紅包,竟然因為帝國財政淡薄發不出去了!

各地的財政又還需一兩個月才能運到京城,國庫又因為去年遼人與西夏的敲詐虧空了不少,現在運轉朝廷的錢還是從皇室內庫發放地,反而內庫不大,也日漸稀薄了。這樣一來,趙頊真地怒了。在抓掉了不少頭髮之後,他再也忍受不了,於是。變法圖強真正提上了日程不,應該說,該到了實際實行的時候了。

王安石再一次讓趙頊單獨召見。甫一見面,趙頊就迫不及待地問:“介甫先生,新法之事醞釀得如何了?”安石早有準備,從袖裡掏出寫滿變法舉措的奏章,道:“陛下,由於日子短,臣只出臺了三條新法。”

“三條?”趙頊皺了一下眉頭。“是少了點,先生還需儘快把心中所想制定出來。朕已經等不及了!”說完不理會王安石的反應,展開奏章,看了起來。

還是之前與沈歡討論過的三條新法,對於前兩條,趙頊沒有多大反應,至於第三條,聰明的他,一眼看出了其中的好處。

“好!”趙頊拍案叫絕。“介甫先生,好一個青苗錢呀!既能幫助百姓耕作,又能替官府收取利錢,更能抑制那些在民間大放高利貸錢的商賈!很好,只此一條,若能實行幾年,以大宋甲於世間之富,財政景況一定得到很大地緩解!”

王安石喜道:“陛下也認為此是良法?”

“當然!”趙頊肯定地說道,“這是很明顯地嘛!”

“可是……”王安石也沒有隱瞞沈歡所提到的可能出現地情況。把前些日子沈歡地話原本地說了出來。

“這……”趙頊對於沈歡還是比較信任的。聽聞是沈歡的擔憂,他也愁了起來。“介甫先生,子賢所慮,也不是沒有道理。你說該如何是好?”

“陛下,臣也擔憂會出現那樣的情況,但是此三法施行起來,只要控制得好,利大於弊,若因為可能出現的弊端而停步不前,誠然太過可惜!像這個農田水利法,縱使一些官員因為政績而胡亂施行,不過只要水利真的辦好,總是對百姓有利的!還有青苗法,只要控制得多,讓那些官員不敢亂來,也是能有利於朝廷的!所以,臣想由陛下下旨設立一個視察行走使,在各路由一些朝廷委派的官員監督地方官員地做法,若有不當,立刻懲處!只要這些視察使,可以由現在朝廷一些有官無職的人去做,免得因為要擴大官員致使朝廷開支太大造成其他朝臣的反對。陛下以為如何?”

這就是王安石聽了沈歡的警告後想出的法子了,天下之大,官員之多,也實在是管不過來,只能以此來糾正他們的過錯。除此之外,他實在想不出法子了。他認為只要這些視察之人指派得當,縱使還會有些小問題,也成不了氣候了。現在關鍵是能為朝廷增加收入!

“好,很好!”趙頊滿意地點頭不已,“介甫先生,朕覺得你參知政事前面的權代兩字可以拿掉了,從今日起,你就是正式的參知政事!身為中樞,權處政事,也從今日起,離開頒行天下,施行新法,而介甫先生你就是主持這次變法的朝廷大臣!朕把希望都寄託在你身上了,莫要讓朕失望才是!”

“臣領旨!”王安石大喜過望,他畢生地心願,就要開始了,“臣不敢有負聖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