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部分,北宋仕途,嘟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絲堅毅。他中等身材,與沈歡站在一起,要低了一些,然而沈歡卻不敢小覷人家。
沈歡在觀察人家的時候,姜謙也沒有閒著,也毫不示弱地打量沈歡。“很年輕!”這是他地第一個念頭;果然名不虛傳,這是他讚歎沈歡穩重的風度與儒雅地氣質。再下來就是期待對方在海州的表現了。最後才是與之熱情招呼,官場上的一些客套,有時候必不可免。
話了好大一陣子,沈歡才與他們打完招呼。此時日已西移,眼看日頭就要下去,以為暫時結束了。沒想到姜謙又代表眾位官員發話,說已經在一家上好的酒樓準備好酒宴,為知州大人接風洗塵。
官場上很多交情都是在酒桌上建立的。對於人家的一片好意,卻之不恭,只能同意。吩咐下人去安排家眷的事住問題,與妻子母親打了個招呼,末了要拉上歐陽發與周季一道出席。這兩人今後是他的得力助手。要在海州有所發展,與下面的關係必不能少,拉上他們,混個臉熟,也許人家會看在他地面上。對於今後兩人要做的事都會出個手幫個忙。
一番觥籌交錯,喝了不知多少酒,到眾人都醉醺醺之後,酒宴才散了去。沈歡自己都不知道是如何回到知州府邸的。翌日起來才發現已經在房裡睡著,由王璇伺候了疏洗,就開始了投入建設海州的大業上去。
其他縣官打過招呼之後,又回任上去了。到了知州衙門。只有姜謙一人在守著。他的品級只比知州小半級而已,在海州城也自有衙門,與知州府衙不遠。他在這裡侯著,是因為有公文資料要給沈歡。
“沈大人,這些都是海州一州地民生狀況資料,由前任知州留下給下官保管,如今就都交給沈大人了!”姜謙一臉肅穆地說道。
沈歡看著眼前桌上像小山一般的案件。頓時腦袋就大了,揉了揉額頭,只能謝道:“姜大人,你是老前輩了,沈某初來乍到,一切都陌生,還需多多打攪姜大人指教了;下官年輕,今後若有什麼得罪之處,還請多多包涵。”
姜謙拱手說道:“官家任命沈大人到這裡。自是相信沈大人的能力。下官只是通判而已,只管刑獄之事,其他還是由沈大人決策為好。當然,只要沈大人一心為民,秉公處事。下官自會公事公辦!”
沈歡又頭大了。對方鹽油不進的態度,真是難以合作啊;他來這裡就不打算安分過。更不可能循規蹈矩,以後做事少不得與這位通判打交道。如果不合對方心意,說不定彈劾的奏章天天往朝廷上去,現在朝堂有呂惠卿等人,若給人家抓住小辮子,那就非好事了!
反應過來後,沈歡頓時低笑道:“姜大人教會,沈某自當謹記。”
姜謙突然說道:“沈大人,等你瞭解了海州的情況之後,想來會有一些治理方案吧。不知具體是什麼……哦,若有什麼要下官配合的,還請提前打個招呼。”
沈歡頓時眼睛一亮:“這個麼,還不好說。雖然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不過沈某初來,一切都還不熟悉,想來還須走訪一番本州各地才能做出決定!”
“一切從實際出發!”姜謙說了句差點雷倒沈歡地話,“這是沈大人的名言了,下官曉得!”
“哦?看來姜大人也頗是關心時政嘛!”沈歡淡淡地笑道。
“那倒不是。沈大人也許不知道,京城的《文藝》雜誌,海州也是能買到一些的。下官覺得它是好東西,每期都沒有落下,雖然時間跟不上京城,不過書一來,下官還是花一點時間進去鑽研的。下官還知道最近連歐陽永叔公都進了雜誌做那編輯呢!”
“哦,姜大人是位好大人啊!時時不忘學習!”沈歡笑得比較燦爛,看來眼前這位也是有心人。也許今後做事,可以免些口舌。
姜謙說道:“海州雖然離京城有千里之遙,可作為大宋官員,對於京城的一些先進的事物,也不得不關注。何況《文藝》雜誌也是好東西嘛!”
沈歡哈哈笑道:“看來姜大人對《文藝》雜誌真地很熟悉嘛。那真是太好了,姜大人,昨日飲宴,與沈某同去一人就是歐陽公的兒子,說到底,他還是《文藝》雜誌的創始人呢。若是姜大人收藏有最開始幾期的雜誌,也許對他不陌生!”
姜謙訝道:“原來是他,怪不得昨日聽了覺得那般熟悉,現在才想起來!看來得與他多多交談,請教一番呢!”
沈歡突然說道:“姜大人若是真愛雜誌,這次也許是個機會。因為歐陽兄這次隨來海州,就是為了在這邊辦一個與雜誌差不多的出版物。若做得好,說不定是我等海州的標誌呢!到時出版物從海州一批批運往其他地方,是多麼令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