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部分,北宋仕途,嘟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利的目光中有股難言的憤怒與哀愁!
“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王安石用幾乎是咆哮的聲音吼了幾下後才稍稍平復了激盪的心緒。
這裡是王安石府邸的書房,除了他之外,還有王與鄭俠,這兩人本來靜待在書房裡整理資料。王安石從朝廷辦公回來一進書房,二話不說,就發起了大脾氣,驚得兩人大氣也不敢喘一下。王安石性格強硬,說話也強悍,但如此生氣,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都驚得說不出話來。
好半晌王才反應過來,小心地問道:“父親,什麼讓你如此生氣?”
王安石沒有立刻回答,沉著臉又坐回座位上,吸了幾口氣,才道:“還能有什麼事,除了朝堂糾紛,什麼事能讓老夫如此失態!”
“又有人在朝堂上彈劾父親了?”王本能地問了一句,待王安石點頭承認後人也暴跳起來,俊俏的臉染上了血色,青筋也暴露在額頭上邊,顯得有點猙獰,“是誰?父親,是誰又彈劾你了?王安石苦笑:“除了御史臺之人,還能有誰!”
“又是呂誨?”王猜測之後罵了起來,“這老匹夫!父親。這傢伙除了整日彈劾你外,還能做什麼事?孩兒就想不明白了,官家怎麼會讓這樣的人做御史中丞,自上月他回京到現在,彈劾父親幾次了。每次都拿新法為為難父親,這不是明顯地阻撓新法的實施嗎。官家難道不想變法了?”
王安石除了苦笑還是哭笑,已經是六月底了,新法也實行了半年,除了青苗法外,均輸與農田水利兩法也進入正軌。可就是這兩法地實施,招來了御史們強烈的抨擊,他們認為均輸法是以朝廷行商賈之事,不單會搶奪了民間百姓的利益。還有損朝廷臉面。朝廷臉面是個很大的帽子,王安石給彈劾得不像樣了。
特別是新上任的御史中丞呂誨,好象與王安石幹上了,王安石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都是他抨擊的物件。對此王安石也是恨得牙癢癢,但又無可奈何。這個呂誨不是別人,正是當年英宗時代濮王追封之理時皇伯派地代表人物,當時他身為言官,幾番彈劾,讓歐陽修狼狽不堪,最後是英宗是把他外放為官了事。
也就是上個月,由宰相韓琦舉薦,建議官家招他回來上任御史中丞。趙頊也認可他的風骨,同意這一舉薦,讓他回京了。這呂誨回京上任沒幾天,就開始發威了。大宋的諫官制度很變態,身為諫官,每個月若沒有彈劾過誰,就是失職。呂誨新官上任,三把火熊熊燃燒,王安石成了靶子。受到對方的猛烈攻擊,令他不堪勝擾!
“誰叫他是言官呢?”王安石自嘲地笑了一下,“算老夫倒黴吧!還好官家對於變法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任別人如何說辭,他依然堅持讓老夫持續新法。現在算是有所進展吧!”
王否認地道:“父親,若官家真是真心變法,又何必招這些人進京為難您呢?父親,是不是官家有別的想法了?”
“胡說!”王安石怒斥一聲,“官家如何用人,豈是你可以評論的!帝王之術。又豈是你可以瞭解地!元澤。你現在只有功名,還沒有官職。出去不要亂說話!”
王默然,憤憤不可言說。說到功名,他與鄭俠參加了今年的春闈科考,一舉上榜,成為一百多位進士中的一位。然而,雖然榮耀,現在的進士卻不值錢了!多年積累,大宋政壇有功名拿俸祿卻沒有官職差遣地人多如牛毛,他們是新科進士,要資歷沒資歷,不受重用也屬正常。
王眼珠一轉,問道:“父親,近日你回來都是悶悶不樂,總是為新法進展緩慢苦惱。現在朝廷反對新法的人越來越多了?”
王安石道:“說不上反對,就是對新法各項措施指手畫腳而已。”
“他們當然不敢明目張膽地反對,畢竟官家是支援父親的!”王恨恨地說道,“這些老東西,尸位素餐,除了反對,他們連一點建設性的東西都沒有!”
王安石嘆道:“別人也就罷了,最令為父傷心的便是司馬君實,他也總是在朝堂上指責新法的不是。()像農田水利法,他總說行得急浪費資源,說什麼官府為了水利政績,不顧農時,強令開發!本來為父與他好好的,現今也鬧得緊張得很!”
“老師,連司馬參政也反對嗎?”一旁的鄭俠驚訝起來,“老師,是不是下面真出問題了?司馬參政為人耿直,應該不像誹謗之人呀!”
“問題不能說沒有!”王安石說道,“但是,都是些小問題罷了,正如他所說的,有人為了政績,強徵民力,但老夫不也是有強令發現這種情況就一律嚴懲嗎?這些都是新法實行期間出現地一些小問題罷了,一旦發現,阻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