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5部分,北宋仕途,嘟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該是個不小的誘惑。何況,家父又在這裡做校長,也一併在報上說了,應該更能吸引學子了!”

後半句一出,歐陽修就苦了,這次來海州,他發現,自己地兒子,變了,都要陌生了,事事都不忘宣傳,不忘如何達到目的;沈歡倒是歡快地笑了,這個歐陽發,越來越牛了,廣告地主意,都打到自己父親身上來,一代輿論牛人,就要誕生,可喜可賀呀!

想了想,歐陽發突然問道:“子賢,這個大學,很多事項,你都詳細寫了出來,為兄與家父觀之,有幾點想不明白。”

“哦,哪點?”沈歡問道。

歐陽發看向歐陽修,發現父親點頭後才道:“比如說這個校規,你規定所有有關工匠技藝的書籍,在圖書館裡,都要放在頂層,一般學生,沒有具體證明,不需上去進入。這與你建地圖書館的目的不同呀,你說圖書館就是為了方便學子一展眼界,隨便閱讀,隨興閱讀。”

“還有呢?”沈歡微笑著問道,“是否與這個番院設定有關?”

“你怎麼知道?”歐陽發吃了一驚。

番院就是給非大宋子民設定的學院,在京城亦有,西北或者西南少數民族的子弟,都入其中學習。期間或者也有高麗等國之人。雖然海州沒有多少番人,不過沈歡深信隨著大學的發發展,將會成為大宋境地學者都要嚮往地地方。也許。以後也會有外國之人來取經了。

設定番院,就是為了安置這些人,畢竟沒有理由拒絕人家入學。不過這個“學”嘛,就與眾不同了。沈歡在校規上做了硬性的規定。如這些番院之人,單設一院,又設一班,與大宋的學子所學不同,多為詩詞經賦。對於技術等學,不單不教。還禁止給他們學!

圖書館也做了分配,頂層是技術之書,只有大宋子民,以證明才能進入。就是為了防止外國之人來偷學技術地!技術的重要性,在這個時代,沒有人比沈歡更清楚了。外人要學也可以,只需等我等發展了好幾個階段,才給舊的你們!他們來學的,當然是儒家等經義。給他們文化洗腦。回去傳承中國文化,甚至成為中國地附庸!

沈歡的險惡用心。當然不能宣諸於眾,他只能竭力解釋道:“伯和兄。你也知道,有些技術。它的作用極其強大。比如說印刷機器,當然對教育很有好處;可是其他呢,比如說這個火藥或者冶煉之樹,還有海船,如果外國之人學了去,不論詩詞了,單是發展這些,有了強大的海船,他們可以輕易到達大宋,有了刀鐵或者火藥,就能給我大宋百姓造成殺傷。你說,這等技術,是否該只掌握在我等手上,而不應該給他們學去了呢?他們要學,只需學儒家禮儀經義,就足夠了,畢竟他們有些地方,還是野蠻落後沒有文明,能從中學到點好處,也是我等教化之功了。不是嗎?”

歐陽發苦笑道:“你都這樣說了,為兄還能說不是?”

歐陽修也嘆道:“子賢所思所想,總是與別人不一樣。不論這些是否可能,不過這份謹慎,總算是對我大宋的一片忠心,無可厚非。發兒,這事就按子賢說的辦吧。老夫做了這個校長,也會嚴格執行此法。當然,現在看嘛,呵呵,番院估計幾年都發展不起來,還有那個圖書館,這等技術之書,也少得可憐,你就是想印,都沒得印刷。民間有些技藝,大多子孫相傳,秘不示人,難以收集,何況也無人去整理印刷了。”

沈歡聞言,也只能苦笑,他當然清楚現狀,寫這些校規,一是為了成為先訓,二是為了以後地大學做個榜樣!對於外人,能防就防,縱使他們百般鬧騰,也要阻止。為此他甚至明文學校的後來管理者,對此不能修改。這個惡人,就由他來做吧。對於後世高麗棒子屢次搶奪中國的文化佔為己有之事,他可以說是深惡痛絕了。

歐陽修又道:“子賢,還有一事,老夫也想不明白。像這個大學,你規定要十五歲以上才能入學,除非有天才,還規定分為四個學年,一級一級升上去,直到畢業。你說一年收一千人,那麼四年也就四千人罷了,你何必弄這般大的地方。據說你還想繼續把旁邊的地也買下來,有這個必要麼?老夫想你必定有深意吧?”

沈歡呵呵傻笑了:“這個麼,還不能說,暫時不能說……”

確實是不能說,其實更多是不好說,不好意思說了。

本來,他選擇來海州,是存了一番雄心壯志的,打算在三五年之內,在海州最一番驚天動地的建設。海州能制海鹽,有暴利,幾年下來,幾百萬貫財政不在話下,而且他又與皇帝與約定,只需交一點,其他就可以以為經濟之用了。

他最大的打算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