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部分
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4部分,帝國的朝陽 作者 無語的命運,團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浩然的脾氣,即使是輸了,也會往死裡在俄國身上咬一口,到時候啊……”
嘆了口氣,李鴻章並沒有繼續說話,而是繼續往前拖著他的有些沉重的步子,可他的話卻讓張佩綸的心底一驚,連忙說道。
“大人,他唐浩然是受英國人驅使才打得俄國,那,那……”
那和支援他統一中國有什麼區別?只要他唐浩然能打贏,到時候這天下,誰人還會再敢挑戰他,更重要的是,只要他贏了這一仗,這天下的民心也就全被他贏得了,即便是那些過去視他為亂臣賊子的讀書人,也會將他視為理所當然的“聖天子”。
突然,張佩綸似乎明白了,他明白了為什麼唐浩然要打這一仗,與其說是受英國驅使,倒不如說是利益的驅使,對於唐浩然而言,他最大的阻力是什麼?就是許多國人視其為“亂臣賊子”,尤其是他那於東北行著的一套西洋式做法,雖說現在關內也是,可相比之下,他走的太遠,也太早,正因如此,反倒落實了他那“亂臣賊子”甚至“勾結洋人”的“罪名”。
可現在,他同俄國人打了這一仗之後,便再不會有人視其為“勾結洋人”的“二鬼子”,更為重要的是,他給了那些曾於百姓面前抵毀他的人一個臺階,一個重新挽回其名聲的臺階。
民心!
沒錯!
唐浩然為什麼不入關!就是因為他沒有得到民心!只要打了這一仗,無論輸也好,贏也罷,對於國人而言,他唐浩然都是英雄,天下第一的英雄!因為全中國只有他一個人敢同洋人打仗,也只有他一個人能……
“大人,這唐子然心思……”
“哎,有時候,瞧著東北的時候,我總是尋思著,若是當年,我把他留在身邊,把這北洋交給他,你說……”
回頭看著張佩綸,李鴻章反問道。
“現在北洋又將是什麼模樣?”
這一聲感嘆之後,李鴻章的臉上全是一副無奈之色。似乎是在為當年的失誤而惋惜。而在惋惜之餘他卻又突然一笑,那笑容中似乎有些解脫,似又有遺憾。
“這天氣,哎,縱是要打仗,也要挑個好天氣啊!”
說話的時候,李鴻章的視線投向北方,那老邁的而又滿是病態的臉龐上似乎又隱隱的帶著一絲期待,良久之後,他那沙啞的嗓間卻又是發出一聲嘆息……
第204章 拿回來(求月票)
2月3日,上午八時,東三省所有的郵差,剛一進入郵局,就接到了新的命令——所有民間郵件一率停止派送,與此同時他們又接到繁重的派信任務——每個人都需要派送數百份,甚至上千份信件。與平日不同的是,他們甚至被要求佩帶武器——郵遞員同樣也是東北武裝力量的一部分,在任何國家都是如此,因為他們更瞭解地形。而在這時郵遞員之所以被要求攜帶武器,卻是為了保證那些郵件被安全的送達到每一個人的手中。
與普通的信件不同,這些信件無一例外都是由東北軍司令部下發的,那紅色的信封像是寄送喜報一般,那是“徵召信”,每封信的郵資不過僅為五文銅元,這甚至就是徵召動員兵的“成本”。
在數以萬計的郵遞員騎著腳踏車,按著車鈴在街道、市鎮上穿梭著,將上百萬份徵召令送達給被徵召者的同時,作為東三省首府的大連,此時的氣氛卻顯得有些緊張——多年來,軍隊第一次成建制的進入這座城市,幾乎是一夜之間,大連的人們詫異的發現,在街頭,除去警察之外,又多出了軍人的身影。
戰爭已經爆發,幾乎是在爆發的第一時刻,便不可避免的影響到每一個人的生活,上百萬預備役人員被徵召,數萬名醫生、護士被徵召,所有的交通工具鐵路、輪船都接受參謀部的指派,而工業生產也在第一時間轉入戰時狀態,開始生產各類軍需品。
十年來。一直處心積慮的為戰爭做著準備的東北。終於在這一天“如願以嘗”的進入了“總體戰”體制——所有的一切都以為戰爭服務為中心。所有的一切都必須讓位於戰爭。
“……今天我們發出的徵召令是125萬份,其中85%的動員人員集中於農村,而其中30%來自於非移民村落……”
站立在走廊內,靜靜的望著走廊外那陰沉沉的天空,唐浩然手中拿著一支菸,不時的對外間的花園吐著菸圈,然後凝視著煙霧在微風中擴散著,只是靜靜的聽著身後的參謀官的彙報。
“……計劃徵用3245列列車以及10。356萬節車廂。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勢必將會影響到民間運輸,為避免對外貿出口造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