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
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5部分,帝國的朝陽 作者 無語的命運,團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實際上駐朝新軍一共只有三個師。第一師是去年訓練的部隊。算是新軍的主力,至於第二師則是春節前於直隸、山東征募的新兵編成,補充了一部分第一師的官兵作為骨幹。至於第三師,則是由八個機動警察大隊改編而成。
至於第四、第五、第六以及正在組建的第七、第八師,都是剛剛組建的部隊,三個師最大的共同點就是由一個機動警察大隊作為骨幹,然後接收戰俘編成部隊,像現在第六師又一次接收了3千餘名戰俘。從而使得第六師的兵力突破萬人,三個步兵團基本齊編,但本身的老兵只有不到一千人,這意味著平均每一個戰士需要管十個戰俘,根本帶不住。
而想帶到後方訓練教育,也沒有多少可能,這邊部隊可是要隨時開拔挺進關內,進攻京城來說,若是撤到錦州進行整訓,肯定趕不上眼前的大仗。而參謀部的指示是在火線上即俘即補。可現實卻又總是如此殘酷,俘虜太多也不是事兒。
“全師兵力一萬一。警察876,新兵653,俘虜兵……9137,這麼多俘虜,管起來可真是個麻煩事!”
師長的抱怨聲傳到張堅林的耳中,與師長吳金彪出身武備學堂不同,這位負責官兵思想工作的師指導員出自警察干訓班,甚至從未曾於講武堂培訓,但這並不妨礙他作為師指導員,只見他卻搖頭說道。
“沒事,不過就是些俘虜,雖說戰鬥力差了點,可就第四師的效果來看,讓他們進攻是不成,可壯壯聲勢,倒也不用擔心會造反,畢竟,軍官都處理了,剩下的都是兵,官還是咱們的官!”
與國人過去招俘不同,駐朝軍使用俘虜時,直接排除了哨長以上的官佐,至於什長亦是有限使用,透過“兵帶俘”的方式確保對部隊的控制。
“哎!道理雖說是這個道理,可總歸讓人不放心啊!”
嘆了口氣,吳金彪又看了一眼部隊編成表,然後沉聲說道∶
“不過這也沒有辦法,咱們這裡都是戰俘直接補編的,嗯,不穩因素還是不少,我看,在寧遠城繳獲的十二架格林炮,依我之見,直接編成三連撥給三個步兵團,由前線直接控制,你看怎麼樣?”
張堅林與參謀長陸建明換了一個會意的眼神,立即明白了為何將格林炮交給前線,而陸建明更是點頭應聲道。
“我看行,格林炮畢竟並不是炮,射程短,和步槍一樣,擺在後面有些浪費,用在前線正合適!”
“我看非但要把格林炮拿下去,還要另外再想一些其它人辦法,軍人連坐法,太過籠統,咱們不可能殺全班為班長報仇,而且還有一些罪名,表面上罪不至死,可若是不加以懲處必引起不良後果,比如集體犯錯如何懲處?我倒是有一個想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瞧著師長,陸建明道出了他的想法。
“我在學堂圖書館的時候,曾看過西方古羅馬時,如羅馬軍團中,許多集體罪責中,就實施“什一抽殺法””
“什一抽殺法?”
參謀長的話讓吳金彪不由一愣,有些詫異的反問一聲。
“怎麼個抽殺法?”
“在羅馬軍法中規定戰場逃跑的人要被判死刑,而執行的時候長官僅僅拿武器輕輕碰一下示意,然後所有其他士兵隨意對此人加以任何凌虐及屠殺,其死狀慘不忍睹。而如果一個團隊集體逃跑則所有人抽籤,十籤中有一死籤。抽中者按前面所說的加以懲罰。由於這種利法使得士兵不敢逃跑,所以即使兵力少於對手的時候羅馬士兵也會拼死而戰直道全部戰死。”
嘴唇微微一揚,陸建明的臉上閃過絲許冷笑,只使得他整個人看起來更加的冷酷。
“我覺得咱們可以師裡試一下,即在不服從命令、潰敗下來計程車兵中;每十個人中隨機抽取一人執行死刑,當然抽殺不一定非要是十,也是可是五六個人,也可以是二十個人,視情況而定!”
話聲音稍頓,陸建明又繼續說道。
“當然叛軍和逃兵不一樣,對集體逃兵才採用“什一法”加以懲處,而對於叛軍應該全部殺死,單獨逃跑的也應該殺死。”
在陸建明的言語中根本就談不到一絲的同情,實際上即便是在講武堂中,德國教官亦向他們強調紀律是戰鬥力的保證,而作為軍官的一項職責就是保證紀律的公平實施。而縱觀中國古代的百戰之師,無一不是令行禁止紀律嚴明之師。
“還就是拋棄指揮官的部隊也要“什抽一”,在羅馬史上經常可以看見這樣一句話,指揮官跳到自己的部隊和敵人之間,高聲的喊到“你們的指揮官處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