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僻處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部分,曾國藩:又笨又慢平天下,僻處自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藩四拒借洋兵,終於使得洋人沒有進入中國軍事領域,至少在這一程度上看,它保全了中國的軍事主權。
為了不讓洋兵參與中國事宜,曾國藩可謂煞費苦心,甚至不惜一切代價。
這一思想付諸實踐最具典型的是阿思本艦隊事件。阿思本艦隊事件是這樣的,1860年,英法聯軍進了北京,火燒了圓明園,同治和慈禧回京後,負責和英法聯軍和議的奕訢說,這群鳥人能如此輕鬆地進了咱們帝國的心臟,就是因為船堅炮利。我看這很好辦,只要咱們花錢買一支艦隊就可以了。
很多人都說奕訢是當時的高瞻遠矚者,但這件事證明了他的平庸。不從制度上改革,全去表面武器上裝潢,這和一個肺癆患者看到拳擊高手天下無敵,認定是拳擊手套的強大的思維模式一樣。
奇異的是,奕訢的看法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贊同,曾國藩也暫時同意,不過他比奕訢走得更遠一點,他希望能有自己的船廠,而不是全靠購買別人的戰艦。
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奕訢和洋人們交流、談判,最終確定每艘戰艦數十萬兩白銀。曾國藩得知訊息後,大呼太貴。但他又不好阻撓這件事,因為開始時他是同意的。於是他掉頭重新拿出自己的主張:此時購買戰艦無非是為了對付長毛匪,可我早就說過,長毛匪的長處在陸而不在水,洋人的戰艦都是橫行於遼闊的大海,咱們和長毛匪交戰的地方沒有大海,要那麼多戰艦做什麼?
奕訢頭痛不已,問曾國藩,請把話說清楚點,我最近公務太多,腦袋都要炸了,你想要表達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