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成功逃脫,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常遇春中了一箭,還不知道自己是中的“三稜透甲錐”,還以為就是普通的一箭。

他準備把箭頭先拔出來,把傷口包紮一下。不然一箭插在腿後面,也行動不便。

他叫了個小嘍囉過來,讓他給自己拔箭。那小嘍囉稍微用了點力,沒有拔出來,但把常遇春疼得都快暈死過去了。

常遇春覺得這箭有點邪門。但當時情況緊急,也顧不得那麼多了,他讓人握住箭尾,自己就是一刀對著箭頭與木質箭身的結合處砍過去,把後面的那截木質箭身砍斷了。

他又迅速從身上撕了塊布,讓個小嘍囉給他包紮上,先止止血吧,等逃回錐子山了再作處理。

就在剛才常遇春自己拔箭的同時,他還安排人把那六根繩子拉上來,掛到城牆的另一面,讓這城牆上的小嘍囉趕緊下城牆,向城外撤退。

此時,除開剛才順著那根用長槍綁成的大木棍溜下去的二十幾個人,現在堡樓裡還有二十多人,劉聚處還帶了二十多人,城牆上還剩下八十來人,總人數不過一百五十多人。

錐子山上下來的弟兄,已損失了一半了。

常遇春讓這城牆上的八十來人迅速向城外撤退。這下城牆比上城牆就容易多了,有些功夫好的都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直接向下跳。

不大一會兒,這城上的八十多人就下去了,常遇春讓人趕緊通知杜黑子和師兄劉聚他們向這邊靠攏,好從這邊下城牆向城外逃跑。

就在常遇春上了城牆的同時,阿古達木帶著城內的三百多人直向東門而去。他預計,這幫土匪出城後,肯定向北逃竄,他正好帶人在東門外截殺。

等到阿古達木到的東門的時候,城牆上只剩下劉聚、常遇春、杜黑子及他們手下的四十多人了。

劉聚一見常遇春受傷了,馬上安排人將常遇春先用繩子放下去。他帶人抵擋蒙古兵殿後。

這個時候,常遇春也不用和這位師兄客氣了。再說了,下去的這幫人沒個領頭的也不行。

由於受了傷,常遇春的身手就大打折扣了。此時已是寅時末卯時初的時分,但由於是初春的季節,天還沒亮,但應該也快要亮了。

由於看不清城牆下的地形,常遇春只得小心翼翼地拉著繩子向下滑,畢竟有傷在身啊。要是在平常,他早就跳下去了。

待得常遇春下了城牆,他吩咐下來的人排成兩排警戒,隊伍一直向東南延伸。

他估計那些蒙古兵必然在東門處設伏,因此現在向東南方向走,繞開敵人的設伏區然後再北上是最安全的。

就在他一瘸一拐地把事情都安排妥當之後,劉聚和杜黑子他們都撤下來了。

他們趕緊把繩子拉著一抖,收了回來,那根用長槍綁成的大木棍也撤了下來。防止城牆上的蒙古兵藉助這些工具下城來追。

城牆上從東門和南門而來的兩股兵也在他們剛才下城牆的地方匯合了。他們可不敢貿然下城牆來進攻,於是就朝著錐子山的人放箭。

這幫錐子山的土匪好不容易出了城,趕緊逃命吧,也顧不得身後了。雖然是天黑,敵人也看不見目標,反正是一通亂箭射來,又有二十多人中箭身亡了。

劉聚找到常遇春,二人作了一下商議,常遇春在前面打頭,杜黑子居中,劉聚則斷後。

劉聚還專門安排了兩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一左一右扶著常遇春。並交待他們,如果二頭領支撐不住了,他們就輪流揹他。

於是這支還剩下約一百三十人的土匪隊伍就乘著天黑向東南方向逃竄。

此時,阿古達木對東門外鄰縣的援兵作了交待,讓他們在此地設伏,如果錐子山的土匪從這裡逃跑,讓他們務必將其一網打盡。

這出了城,還想一網打盡,肯定是不現實的。但當領導的都得這麼要求。

好多事情其實讓領導自己去幹,他也完成不了。但他們說出來的話都挺狠,那都是如何如何也要堅決完成任務之類的。

一方面是忽悠下面的人使勁幹,另一方面也是作個樣子給上面的領導看,讓上面的領導看到他對此事有多麼地重視。

好多時候領導只在乎下屬辦事的態度,並不在乎最終的結果。

而阿古達木自己則帶著他手下的三百多蒙古兵一路向南殺過來。

錐子山的土匪有好多人都受了傷,而且也是折騰了一夜,又累又餓又困。又折損了大半人馬,士氣也不高,因此行動並不迅速。

而阿古達木帶的有騎兵,騎兵在前面開路,步兵在後面跟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