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九章 進軍定遠城,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話一出,全場頓時鴉雀無聲,也沒有一個俘虜站起來。
常遇春為什麼要這麼問,也是有學問的。
一般在這種情況下,除非是態度堅決之人,都是先會採取觀望或者不作出任何舉動的態度。
如果常遇春是問,不願意跟著我們打蒙古人的色目人兄弟都給我站起來,登記好姓名並做好以後不跟著蒙古人的承諾後,我們放你們走。
估計也是現在這種情況,沒有人會站起來。
因為,大家都會採取觀望態度,看其他人是怎麼抉擇的,自己再根據情況採取下一步行動。
常遇春之所以這麼問,就是想要現在已經鐵了心準備跟著我們乾的人站出來。
打個比方,某次會議中,準備評選某人為單位先進個人。
如果主持人說:“同意此人為單位先進的舉手!”
估計是一大片人都會舉手,因為舉手也不得罪人。即使有一些本來不同意此人當先進的人,看著別人都舉手了,他也會跟著舉手。
如果主持人反過來問:“不同意此人為單位先進的舉手!”
估計大部分人都不會舉手。但如果誰要舉手了,那完全可以證明,這人肯定是堅決不同意,不然他不會在眾目睽睽之下,率先舉手。
常遇春想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畢竟色目人在當時還是跟蒙古人走的近,元朝統治者也把他們劃分為社會的第二階層。
而北方先被征服的漢人劃分為社會的第三階層,南方後被征服的漢人則被稱之為“南人”,將其劃分為社會的第四階層。
總之,色目人比起漢人來說,在元朝還是有政治上的優勢的。因此,他們要真心跟著我們一起反對蒙古人的機率也是不大的。
所以,我們要收編的物件是真心誠意跟著我們的,而不是暫時受形勢所迫,當“牆頭草”的那種。
如果常遇春問採取的是另一種問法,說不定最後就有好多本來是持觀望態度的“牆頭草”,還沒來得及站起來,就被我們當成了願意投降我們幫著打蒙古人的這一類了。
這樣,雖然我們今天收編的人可能會多幾個,但會增加以後被臨陣背叛的風險。
過了好久,有一個人站了起來,還是個“牌子頭”。
常遇春見有一個人站了起來,說道:“好!這位兄弟,你過來。”
這“牌子頭”就來到了常遇春面前。
常遇春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這人回答道:“我叫艾爾肯·庫爾班,你們可以叫我艾爾肯。”
常遇春道:“好,艾爾肯,你為什麼願意跟著我們打蒙古人,你好好說說。”
那艾爾肯道:“我的家鄉沒有親人了,我的親人都被蒙古人殺光了,所以我願意跟著你們打蒙古人。”
常遇春大叫一聲“好”,接著問道:“還有沒有人願意跟艾爾肯一樣,跟著我們的?”
好久,才又站起來一個,是一個普通士兵。
最終,十個色目人,就這兩個投降了我們,其餘八個人的意思很明顯,就是不想跟著我們。
當然,這也不能強求。我告誡這八人,一定要記住今天的諾言,如若以後再跟著蒙古人,被我們抓到,絕不會有好下場。
這八個色目人,都是點著頭,滿臉誠意地表示不在跟著蒙古人與漢人作對。
為了防止他們逃回定遠縣城,導致我們利用阿古達木賺開定遠縣城門的計劃流產。
我對他們說道:“你們下去以後,我們先作好登記,三天以後,我們就放你們回家。”
接著,常遇春又對這些漢人兄弟說道:
“我相信你們都跟我們一樣。
雖然你們以前吃的是蒙古人的飯,但我想,你們在那邊應該過得並不舒坦。平常在軍營,你們肯定會受到蒙古人的欺壓。
今天,我們給你們機會,願意留下來跟著我們乾的,我們歡迎。不願意跟著我們乾的,我們絕不勉強。
但有一樣,放你們回去之前,你們也得跟那些色目人兄弟一樣,做好保證,並給你們登記。
他日,你們不繼續跟著蒙古人就好。
如若再被我們發現你們繼續跟蒙古人不清不楚,那對不起,我們不光要殺了你,你的全家我們都會送去跟你團聚。
為什麼要這樣?
很簡單,因為你們如果再次背叛,那就是漢奸,漢奸的家人都好不到哪裡去。
下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