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羅仁聽了之後,也是一臉驚訝,但他還是說道:
“胡大哥,這事兒你要不直接問二當家啊。
我相信二當家是個光明磊落之人,一定是這些物品有什麼用處,他就先從賬上先支走了。
你們兩個是結拜兄弟,而且你救過他們父子的命,我想他不會瞞你的。
有什麼疑問你直接去問他,我覺得還好一點,用不著這麼猜忌。”
我聽羅仁這麼一說,也覺得他說得有道理,既然是兄弟,有什麼話不能攤開來在桌面上講的。
關鍵是羅仁的這番話,更加堅定了我對這個結拜兄弟的信心,他不會是我想象的那種利用權力貪汙腐敗之人。
我又和羅仁就他尋找的那幾個鐵匠、木匠上山的問題,以及他此去和州的諸多事宜進行了深入探討,他離開我房間的時候,都已經是很晚了。
第二天一早,柳懷鏡就在前廳等著我。我昨晚給他交待過,今天一早先去拜會那個鹽號的方老闆的。
我和柳懷鏡在街上吃了點早餐,就直奔鹽號而去。
定遠縣算不上大縣,整個縣只有這一家鹽號。
因為那個時候是鹽鐵官營時代,他的進貨渠道都是元朝官方直供,價格也便宜,當然賣價也不能高。
但近年來,由於方國珍、張士誠先後起義,江浙一帶鹽場大部分已被這二人控制,元朝官方也無法給內地諸多地方配給足夠的官鹽。
因此,他這鹽號經常是無鹽可賣,但商人都是有辦法的,偶爾也跟些私鹽販子接上頭,私下裡賣點私鹽,當然這個價格肯定是大大高於官方定價的。
甚至,一些地方的鹽號為了賺取高額利潤,本來官方本月配給了五千斤官鹽,但他只賣兩千五百斤,然後就號稱鹽賣完了,剩下的就以私鹽的高價賣了。
本來,鹽號賣私鹽是官方明令禁止的。但近兩年來,由於官鹽吃緊,民眾實在無法購到官鹽,官方對這事兒也就睜一隻眼兒、閉一隻眼兒了。
這方老闆雖然也搗鼓點兒私鹽生意,但畢竟貨源不足,也掙不了大錢,我這次就是給他帶來一個大商機的。
當然,我們錐子山肯定也得掙錢,還能解決定遠縣百姓的吃鹽問題,何樂而不為呢?
很快,我們來到了方老闆的鹽號。
掌櫃的聽說我們是來找他們老闆的,說是老闆還在家,今天還沒到鹽號裡來,讓我們坐下喝茶稍等,他立即派人去叫方老闆過來。
於是,我和柳懷鏡進了鹽號裡間,坐在那裡喝茶等待。
很快,那方老闆就風風火火地跑過來了。
見了我們,立即拱手道:
“不好意思!讓二位久等了。
上次答應的物資,昨天一早我就安排人去採購了。
昨天晚上就全部備齊了,等會兒我就安排人給你們送到西門去。”
看來,他以為我們是來催貨的,既然準備齊了就好。
我笑道:“方老闆誤會了,我們今天來並不是為了催收那些物資的,而是來跟方老闆談樁生意,給方老闆帶一樁富貴的。”
那方老闆聽到這裡,“哦”了一聲,驚訝地道:“四當家跟我談生意?在下願洗耳恭聽。”
我立即問道:“方老闆這鹽號現在生意可好呀?”
聽到這話,方老闆立即皺著眉頭道:
“生意好是好,每次鹽一來,不到半天就搶光了。
不瞞二位說,自從江浙那邊鬧了農民起義,這官鹽供給就成了大問題,定遠縣這麼多人,就配給那麼點官鹽,根本就不夠分的。
每次鹽一到,就好多人排著隊在鹽號門口搶鹽。而且這官鹽又是限價的,也就是便宜,所以雖然鹽賣得快,但我們並掙不了什麼錢。
後來官老爺一看這樣下去不行,就限定每戶購鹽的數量。但還是不行,鹽少人多,根本不夠分。
而且每次,鹽一到,我們還得把縣城內大小官員的鹽留下,不然官老爺家裡都沒鹽吃了,我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有的官老爺更黑,本來他那一大家子,我們每月給他留一、二十斤鹽,綽綽有餘了。
但他們非說不夠,一張口就是還要幾十斤、甚至上百斤的,聽說都是他們府裡的下人買回去,在黑市上高價賣了。
最後搞得我們鹽號兩頭不是人,官老爺說我們沒有按配給的數量供鹽,而老百姓說我們與官老爺勾結,把鹽都賣到黑市去了。
我真是有苦說不出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