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救人於危難,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待得最前面的那一騎快到我們面前時,我們才看清了,原來他左肩上中了一箭。

這時後面那幫追趕的人也能看清了,是蒙古兵裝束,總共有八騎。他們也是邊騎邊向前方那兩人射箭。

也就是說來的這些人共有十一騎。最前面是一個受傷的年青小夥子,約五、六十米後面,是兩騎,也是漢人裝束,看來應該和最前面這小夥子是一夥的。

那兩騎漢人後面約五、六十米是八騎蒙古兵。

情況大致可以判斷,是八個蒙古兵在追殺三個漢人。

怎麼辦?要不要救他們?大家都不由自主地看著我。

此時,我腦子轉得飛快。

按說,這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何況最前面的這個小兄弟已是身受箭傷,如果後面他那兩個同伴被蒙古兵射殺,前面這小夥子肯定也是難逃此劫。

因為他此時已騎得非常吃力,而且速度也不是很快。之所以還能與後面的人保持距離,是後面的人還在互相射箭,因此拖延他們的行進速度。

一旦他後面的兩個同伴被殺了,蒙古兵很快就會追上他。

此時,我們有六個人,加上他那兩個同伴就是八人,如果加上這受傷的小夥子就是九個人。

而對方是八個人。從人數上來說,我們不落下風。

而我們現在躲在蘆葦叢中,敵人根本不知道。如果我們待敵人從我們面前經過時,突然襲擊,只要能殺得了三、四個,我們立馬就佔了優勢。

我覺得我們勝算的可能性還是較大的。

現在我們這邊的兵器情況是,陳定邦、陳元貴、裴德龍、崔道遠四人都帶有弓箭,羅仁帶了刀。我只有短刀,也懶得抽出來了,隨手就把陳定邦的砍刀抽了出來,握在手中。

我對他們說道:

“你們四個有弓箭的,按照陳定邦、陳元貴、裴德龍、崔道遠的順序,每人先瞄準一個。待得敵人走近時,我喊射你們就射。力爭這第一撥襲擊,能消滅掉四個敵人。

這樣情況就好辦了,如果第一撥襲擊取得成效了,你們看能不能繼續射箭。不能的話,我們再根據具體情況看怎麼辦。

力爭把這八個蒙古兵都消滅掉,最好不要留活口。

實在不行,也要把這三個人救了,畢竟大家都是漢人。”

其實他們幾個也都有救人之心,只是這次有重要任務在身,他們怕節外生枝。

現在見我主張救人,他們二話沒說,都已把箭拉在弦上,準備發動突然襲擊。

等我們做好突襲準備的時候,後面那兩騎漢人兄弟已從我們身前經過了,也就是說那八個蒙古兵離我們只有約五十米的距離了。

就在那兩個漢人從我們這裡過去約二十多米,突然聽得一聲悶哼,一個兄弟倒地了。他的後背中了一箭,栽下了馬來。

他那個同伴趕緊回頭向後射了幾箭,但都沒射中目標。他看到那個同伴中了箭,但還沒有死,連忙跳下馬來,準備扶他上馬。

但敵人已經追過來了,離我們的埋伏處也只有十多米了。

那漢人兄弟,正準備把那受傷的同伴往馬背上推,敵人一陣箭又射了過來。他忙抱著那同伴往蘆葦叢中滾去,還好是躲過了這幾箭。

那漢人兄弟見蒙古兵緊逼而來,放下那同伴,拉起弓箭就對著那幫蒙古兵射擊。

那幫蒙古兵離我們也只有不到十米了距離了,見對方射擊,也都放慢了前進的速度。

這下正好,敵人速度慢了,正有利於我們射擊。

陳定邦他們四人都已瞄準了敵人。我見敵人又近了兩米,這個距離應該是很容易射中目標了,我輕喊了一聲“射”。

“嗖嗖嗖嗖”四枝箭從蘆葦叢中射了出去,緊接著前面的四個蒙古兵倒下了。

這遇襲的蒙古兵趕緊勒停了馬,還沒明白怎麼回事,陳定邦他們四個的第二撥箭又射了過去,又有兩個倒下了。

還剩下兩個蒙古兵。他們一看情況不妙,掉轉馬頭,就準備逃跑。

我說了聲:“不好,他們要跑,快追!”

於是,我們都快速上馬,衝出蘆葦叢,在後面緊追那兩個蒙古兵。裴德龍和崔道遠追在最前面,陳定幫、陳元貴居中,我和羅仁提著刀在最後面。

我們一口氣追出去約兩、三百米,與敵人始終保持著四、五十米的距離。裴德龍和崔道遠也發出去好幾箭,但都沒有射中。

這時,陳元貴拍馬追到了最前面。他雙手鬆掉韁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