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子明被擒,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信朱元璋之所以只給朱文正回了一封毫無實質性內容的簡訊,是因為朱元璋向來謹慎,凡事都是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當張定邊將搜出來的那封簡訊,放在被五花大綁的張子明眼前時,張子明已經明白:自己的身份暴露了。這一次,必死無疑了。
張定邊當然是看出了這封簡訊毫無實質性內容,他需要得到關於朱元璋方面更多、更詳實的情報。於是,他讓張子明坦白交待,並承諾如果張子明合作,不僅可以免其一死,還可以在大漢皇帝陳友諒那裡為其請功。
如果合作,就可以不死,還能得到不少好處?
這的確是一個非常誘人的條件!
但是,張定邊還是低估了張子明身上那股寧死不屈的意志。
面對張定邊的威逼利誘,張子明始終一言不發。
張定邊本欲對張子明用刑,轉念一想,這人身手不凡,如果能為我所用是再好不過了。如果來日他真的投降了,今日對其用刑,日後必遭其忌恨,不如將其直接交給陳友諒。
說不定陳友諒親自說服他,他就答應了呢?如果陳友諒說不動他,定會安排人對其用刑,自己何必當這個惡人呢?
就這樣,張子明被張定邊帶到了陳友諒的行營。
聽聞張定邊在湖口抓了個朱元璋部的奸細,陳友諒也是來了興趣。當一身書生氣的張子明站在陳友諒面前之時,陳友諒有些驚訝,這人怎麼看也不像個奸細呀?
當張定邊將從張子明身上搜出來的朱元璋寫給朱文正的親筆信交到陳友諒手上時,陳友諒才明白張定邊所言不虛。
陳友諒不由得又仔細打量起這個書生氣十足的張子明來。
張子明此時也已經明白,眼前這人就是大漢的皇帝陳友諒,這是一個在當時名聲比朱元璋還響亮的大人物……
想到了這些,張子明不禁又有些緊張、拘謹起來,就跟他第一次見朱元璋的感覺差不多。
張子明的這副緊張、拘謹的樣子陳友諒自然是看在眼裡。陳友諒不禁心中暗喜:這人一副書生裝扮,不管是不是真的讀過書,但現在這副模樣,與一個書呆子也差不多。看來,這個人容易應付。
於是,陳友諒開始展示他當領導的必備基本功——忽悠大法。
陳友諒先是跟張子明拉起了家常,述說了自己當年為了民族大義,義無反顧地參加了反元大業。後來,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終於有了今日的成就和地位。
但是,他陳友諒並不滿足於此。他的人生理想是完成天下江山的一統,讓漢人重新當天下的主人……
標榜完自己的豐功偉績之後,陳友諒又問起張子明姓甚名誰。張子明一改對張定邊那種一言不發的態度,如實告之自己的姓名。
當陳友諒問起張子明朱元璋在應天備戰的情況之時,張子明告訴陳友諒,朱元璋正在整頓兵馬,可能很快就要殺到洪都來了。
陳友諒再問到張子明一些其他細節情況,張子明便以自己地位卑微,並不清楚回之。
陳友諒見再也問不出什麼有價值的資訊,便話風一轉,說道:“你當初參加朱元璋的義軍,是抱著什麼目的去的?”
張子明決定嘲諷一下陳友諒,便隨口說道:“當年我參加義軍,也跟皇上你參加義軍的目的差不多。就是要為了反元大業儘自己的一分力量。”
張子明雖然是在嘲諷陳友諒,但陳友諒聽了卻十分受用。他一拍帥案,笑道:“好!好!好!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你我皆是錚錚男兒,理應不惜生死,建功立業!現在就有一個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擺在你的面前,你可要好好珍惜喲!”
聽陳友諒如此一說,張子明裝出一副茫然的模樣看著陳友諒。
陳友諒繼續說道:“本王六十萬大軍圍困洪都已近兩個月,之所以沒有下死命攻城,只不過是本王念及洪都城內芸芸眾生。本王不想洪都城內血流成河,本王也不想得到一座屍橫遍野的死城。”
聽陳友諒說到這裡,張子明心中都暗暗好笑。攻不下就是攻不下,竟然還能找出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你真是個人才!
陳友諒繼續說道:“如果你肯去洪都城下說降守城兵士,我就免你一死。如果你能說降成功,我就封你當這洪都城內的知州。怎麼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