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貴慘死,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入鄱陽湖與朱元璋決一死戰。
而此時的洪都城中,並不知道陳友諒撤軍的真實目的。因為訊息被封鎖,我們還不知道朱元璋的大軍已殺到鄱陽湖了。
眼看著城外的漢軍似乎是在撤軍,朱文正有些坐不住了。他說這正是咱們從敵軍陣後掩殺的大好時機。
朱文正的這個建議當即遭到了鄧愈、薛顯和我的極力反對。因為經過快三個月的戰鬥,城內的兵力已不足四千人了,而且已經是疲憊不堪,哪還經得起這個折騰。
誰知朱文正卻十分有把握地說道:“眼下漢軍突然撤軍,一定是咱叔叔的大軍殺到了。此時漢軍正忙著謀劃怎麼與咱叔叔交戰,哪裡會料到我們洪都城內的守軍會出來捅他們一刀子?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呀!”
不得不說,朱文正的這個分析還是相當有道理的。即使在訊息如此閉塞的情況下,朱文正都能準確地預料到是朱元璋的大軍到了。看來,他這個大都督還是當得有些水平的。
縱然朱文正的分析很有道理,但我和鄧愈、薛顯三人還是堅持要穩妥一點兒,不可冒失。萬一這是漢軍的誘敵之計,咱們堅守了這麼長時間,可能就在這最後的關頭功虧一簣了……
朱文正見無法說服我們三人,便使出了激將之計。他失落地說道:
“當初漢軍大軍圍城,我朱文正就沒打算活著離開洪都。沒想到的是,經過兄弟們近三個月的拼死血戰,洪都城還沒有失。
這是為什麼了呢?
我想這就是靠著諸位兄弟們一股必勝的信念。
眼下,漢軍倉促撤退,正是我們殺敵的大好時機。如若諸位將軍怕中了漢軍之計,這也不打緊。這次從後殺敵的任務,就交給我朱文正了。
眼下,咱們城中還有近四千兄弟。除了每個城門留下三百守軍,剩餘還有約一千五百餘人由我朱文正率領,從惠民門殺出。
我朱文正出城之後,鄧將軍、薛將軍還是堅守自己負責的城門,至於廣潤、惠民二門的防守任務就交給胡大哥了……”
說完,朱文正準備起身離開。
這時,在一旁幾乎從不發言的陳維林站了起來,說道:“大都督帶兵出城殺敵,這似乎不大妥當。諸位如果信得過我陳某人的話,由我帶兵突襲怎麼樣?”
朱文正似乎並不接受陳維林的這番好意,他拍了拍陳維林的肩頭說道:“陳兄功夫了得,胡大哥謀略高深,陳兄是胡大哥的最佳搭檔。如果陳兄出城殺敵,胡大哥在城內就少了好搭檔,這個不妥。還是我朱某人前去吧!”
哎,哎,哎,這朱文正怎麼說話呢?陳維林出不出城殺敵,你就說陳維林好了,怎麼扯上我了呢?
我不禁有點兒懷疑朱文正這話的真正意圖了。他說我與陳維林是好搭檔,言下之意就是我們二人不應該是一個在城內,一個出城。如果陳維林要出城,我就應當跟著一起去。
可是陳維林性子直,他可沒意識到這些。他只是堅持說道:“大都督是洪都城的最高統帥,由大都督出城殺敵,我們在旁邊看著,似乎是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正在這事兒要說僵之際,那不知死活的薛顯薛蠻子卻冒出一句:“胡兄文韜武略、陳兄功夫蓋世,他們兩個確實不應該分開。如若他們二人出城殺敵,還倒是能讓人放心!”
我當然明白薛顯這話倒是出於本心,可是他這麼率真的言行,有時候卻是很致命的。
正在我考慮著如何推脫出城之事時,耿直的陳維林又補了一刀,“胡大哥,要不咱倆領軍出城殺敵。你看如何?”
我當時恨不得抽陳維林兩個耳巴子,這萬一要是陳友諒的誘敵之計,我們這次豈不是在洪都城把自己給交待了?
可是陳維林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我又能不答應嗎?朱文正一個大都督都叫囂半天了,要帶兵出城殺敵。我這麼一個小人物,怎能貪生怕死?
就在我進退兩難之際,鄧愈突然開口說道:“其餘各門留三百兵應該是差不多了。只是這進賢門城外開闊,如果漢軍殺個回馬槍,三百守兵的確還是太少了。看大都督能不能再給進賢門調劑點兒兵馬!”
哎,哎,哎,這又是什麼情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