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壽輝遷都,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既然李善長都把話說到了這裡,我立即回他道:“那不就得了嘛!既然吳國公大人已定下決心,那就向西線進兵唄!李大人還有什麼疑問嗎?”

李善長道:“我當然是知道應該迅速向西線進兵,可誰當這個主帥呢?徐達將軍肯定是不可能回到西線了,其他將領,誰有這個必勝的把握?”

我咧嘴一笑道:“吳國公大人麾下兵強馬壯,人才輩出。李大人對這一點應該比我清楚,這點兵點將的事,李大人應該比我更擅長。怎麼倒問起我來了?”

李善長為難地說道:

“這是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嘛!

本來這西線的戰事一直是徐達將軍在負責。東線由於張士誠部的反擊,連失長興、宜興二地。

這不,吳國公大人急了,調徐達將軍和廖永安水陸並進,意圖奪回長興、宜興二地。

本來,拿下了宜興,長興也就唾手可得。哪知這關鍵時刻,廖永安竟然遇伏,生死未卜。

太湖之上,也突然冒出好多張士誠的水軍部隊。如此一來,徐達將軍在東線可怎麼走得開?

他要是沒辦法回到西線,這西線的大局又能有誰來主持呢?”

我假裝沉默了一陣,笑道:“李大人應該是知道我剛才去了岳父朱升老爺子哪裡吧?”

李善長也爽快地答道:“那是當然。所以胡兄一進來,我就直入主題。因為這細枝末節之事,想必胡老弟早已從朱老先生那裡得知了。”

我點了點頭道:“恩,正是如此。岳父大人對這西線主帥之人選問題,倒是提出了一個人,我也認為合適。不知道李大人認為如何?”

李善長驚異道:“朱老爺子有合適的人選?在下願聞其詳!”

我說道:“這人不是別人,正是我結拜二哥常遇春!”

此言一出,不僅是李善長,就連一旁的李存義、胡惟庸也是一個勁兒地點頭。

李善長說道:“要說這徐達將軍分身無術,眼下最適合當這西線主帥之人,那真是非常將軍莫屬了。不過這衢州初克,常將軍的人馬撤回,元兵不會趁勢反撲吧?”

我笑道:“這個倒不用擔心,這南線只要有鄧愈在,就出不了事情。且衢州是個易守難攻之地,衢州既然已經在我們手中,元軍想要再奪回去,幾乎是難以登天。”

李善長點點頭道:“是這個理兒。”

既然已經從我這裡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加上天也不早了。李善長又跟我講了幾句關於秦淮河治理、開發的事宜之後,就沒什麼更多的實質性內容了。

我也是立即辭別這三人,出了李府,回家!

第二天,朱元璋主持召開的軍事會議進行得十分順利。因為朱元璋昨天就定了調子,要迅速西取池州、安慶。

李善長、朱老爺子兩位重量級人物都是極力推薦從衢州調回常遇春。由他主持西線奪取池州、安慶二地事宜。

對於這個建議,眾人都是沒什麼意見。畢竟徐達在東線脫不開身之後,常遇春就成了西線主帥的最佳人選了。

不過朱元璋可不只滿足於西取池州、安慶二地,他提出了一個更加激進的作戰方針。

廖永忠迅速趕往宜興,接替其兄廖永安之職,統領其水軍部隊,配合徐達,力爭早日奪回長興。

常遇春迅速帶領所屬人馬迅速向池州方向機動,朱文正、康茂才部配合其行動,爭取迅速拿下池州。拿下池州之後,繼續圖安慶。

鄧愈將兵力重心東移,坐鎮衢州,兼顧婺源、衢州至婺州一線的防禦。

李文忠、邵榮部在諸暨、紹興一線,對杭州形成壓迫。

耿再成、胡大海二人在婺州集結兵力,隨時做好南下圖處州(今浙江麗水市)的準備。

會議結束,眾將領命,迅速按照朱元璋的部署調動兵力。

戰事的發展完全如朱元璋所料。十月底,經過近兩個月的相峙,徐達終於拿下了長興。至此,在東線形成了沿太湖西岸的一道完整的戰略防線。

十一月初,常遇春順利地取下池州。

由於趙普勝被殺,池州的徐壽輝部戰鬥力大打折扣。常遇春幾乎在池州沒遇到什麼有力的抵抗,就拿下了池州。

池州的徐壽輝部大部分向西逃竄到安慶,力求在安慶死守,對抗常遇春部。

南線的耿再成、胡大海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十一月中旬,二將大敗元將石抹宜孫,攻下處州。

耿再成、胡大海拿下處州,不僅是為日後進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