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四十六章 儲存實力,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到這裡,我特意強調,特別是一些鄉紳大戶,我們不得不防。眼下是我們得了池州,別看他們也時常來犒個軍什麼的,真要是天完軍又攻來了,他們說不定還會充當天完軍的內應。

另外,這池州離應天也較遠,戰略補給線過長。加上天完軍水軍強大,我們的戰略補給線可能隨時遭受他們水軍的攻擊。

因此,我覺得一旦天完軍大舉來犯,我們還是戰略放棄池州為宜。

我這話一出口,李善長等人都是紛紛點頭。

池州雖與樅陽隔江相望,但二地的戰略地位大不相同。池州好歹是一座城池,但樅陽只是屯田之地。

要想在池州打堅守戰,就得靠後方大量的後勤支援。即使是守住池州,也將付出巨大的代價。

而樅陽則大不相同。首先,不管是徐壽輝,還是陳友諒,都不會把這樅陽之地放在眼中。即使派大軍佔領樅陽,還得派兵駐守,修築工事。另外,還得提防著和州的朱元璋部時不時來搞個偷襲。

經這麼一比較,這放棄池州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我說到這裡,眾人也是紛紛發表了意見。大家一致認為,這池州是可以戰略放棄的。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放棄池州,那銅陵肯定也是保不住。如果天完軍來犯,我們的前沿陣地究竟放在什麼地方合適呢?

眾人對著地圖也是研究了半天。如果天完軍拿下池州,水軍順江而下,陸軍沿著江南遙相呼應,我們真的是無險可守。

經過仔細研究,大家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放到了太平。

不錯,就是那個當初渡江採石磯後,大軍南下攻下的太平城。

這太平城江面情況複雜,江中有一個面積很大的江心島。如果在上面駐紮軍隊,天完軍的水軍到了此處,面對如此複雜的水域,必定不敢輕易發動攻擊。

只要扼制住了天完軍的水軍,他們的陸上部隊面對防禦工事完備的太平城,肯定是佔不到任何便宜的。

另外,這太平城已被我們拿下多年了,應該說在太平這一帶,我們的群眾基礎是相當不錯的。

堅守太平城,我們算得上是佔了地利和人和。至於這天時嘛!誰又說得準呢?

話說到這裡,李善長一拍大腿道:“這西線的主帥人選有了。”

聞聽此言,眾人都是將目光投向了李善長。

原來李善長提出的這個西線人選,就是當時太平城的守軍主將花雲。

這花雲也可以算得上是朱元璋的老兄弟了。花雲比朱元璋大了七歲,早年間投奔了朱元璋。因其作戰勇猛,朱元璋十分信任他。

其實作戰勇猛的人多了去了,為什麼朱元璋十分信任花雲呢?

那是因為,如果要簡單評價花雲這個人的話,我們可以用八個字——“剛猛有餘,謀略不足。”

朱元璋就喜歡這種沒有太多心眼兒的下屬,這種人好駕馭。

當年,朱元璋初克集慶時,曾讓花雲擔任了一段時間集慶城防軍的最高指揮官,也就相當於我們通常所說的禁軍統領吧!

隨著朱元璋地盤的不斷擴大,朱元璋也新設了一些機構。比如在太平就設立了行樞密院,提拔花雲做了這太平行樞密院的院判。也就是說,花雲是太平的最高軍事兼行政長官。

李善長之所以推薦花雲當西線主帥,有以下幾個理由。

其一,這花雲是朱元璋的老班底,深得朱元璋信任。如果推薦一個朱元璋並不信任的將領,朱元璋肯定不會同意。

其二,將來這太平城才是抵禦天完軍的前沿陣地。花雲在太平駐守多年,對這裡的情況十分了解,有助於他打好這場堅守戰。

其三,這太平離池州也不算遠,軍隊換防也省事兒一些。如果從其他較遠的地方調一個將領過來,他勢必得帶上自己的班底,那其實是勞軍傷財。

李善長這幾個理由一說出來,眾人也是紛紛點頭稱是。

當初,常遇春在池州總共有約四萬人馬。後來,徐達馳援來打伏擊戰,帶了兩萬人馬。也就是說,現在池州城及其周邊約有六萬人馬。

一旦召徐達回應天,他那兩萬人馬肯定得帶回去。池州還剩下近四萬人馬。

而花雲的太平守軍有兩萬多人馬,如果加上池州的守軍,他就有六萬多人馬了。這也是一股不小的兵力,如果戰線回縮到太平一帶,抵禦天完軍的攻勢,也不會顯得被動。

眾人正談得高興,突然有李府的下人闖了進來。

這人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怮

秋暝

天武霸尊

十九道

漢末沉浮記

何子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