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花雲配個副將,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薦花雲找到了一個再好不過的理由。

反正是要放棄池州,這西線的防禦堡壘是在太平,那當然是太平主將花雲最合適咯!

此時的朱元璋也是在腦中不斷地盤算,他見眾人被李善長、朱升老爺子這一戰略方針是說得心服口服,自己也有些動心。

朱元璋讓人鋪開地圖,他又仔細研究了半天,覺得這守池州的確是不如守太平。可這樣一來的話,那就得先把花雲召回應天,跟他好好交待一番,讓他在池州不可戀戰了。

可即使如此,朱元璋還是不放心。

這花雲跟了他這麼多年了,他是十分了解的。這位老兄弟要說對他朱元璋那絕對是忠貞不貳,但這人有點兒死腦筋。就怕他在池州殺紅了眼,沒有及時撤退到太平,那就壞大事了。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可是古人都說過的。

朱元璋在心裡盤算著如何確保花雲這個外將能夠絲毫沒有偏差地執行這“戰略放棄池州,堅守太平城。”的戰略方針。

李善長這時又發話了。他早已看穿了朱元璋的心思,知道朱元璋擔心這花雲在池州殺火了眼,把這事先制定的既定方針給拋諸腦後了。

李善長說道,花將軍能征善戰,而且對吳國公大人忠心耿耿,我認為是這西線主帥的不二人選。

但是,花將軍也有個缺點,就是打起仗來就不要命。這樣,很容易遭到敵人的暗算。如果天完軍攻池州的時候故意示弱,難保花將軍不會著了敵人的道兒,把主力就留在池州戰場血拼,而忘記了撤回太平這事兒。

所以,我覺得這花將軍去池州之前,得先讓他回應天,吳國公大人得親自對他交待一番。

另外,這池州目前有六萬多兵馬。如果徐達將軍撤回,將帶回兩萬人馬,那這池州還剩下四萬多人馬。

這四萬多人馬可不是個小數,如果再加上太平的人馬,這花將軍的確是有在池州跟敵軍拼命地本錢。

所以,我建議徐達將軍撤回應天的時候,不光把自己原先帶去的兩萬人馬帶回來,最好是把原常遇春手下的人馬也帶一半回應天。

這樣一來,池州就只有兩萬多人馬,加上花將軍在太平的近三萬人,總共也就約五萬人馬。再加上有吳國公大人事先的叮囑,花將軍一定不會犯渾的。

李善長說到這裡,朱升老爺子也是趕緊插嘴。這替常二哥保留兩支生力軍可是我們早就說好了的,此時正是大好機會。

經過李善長跟朱老爺子這好一番忽悠,朱元璋也有了讓徐達從池州帶回四萬人馬的打算。

這時,耿再成又出了一個主意。

他說道,我覺得此次召回花將軍之後,還得給他派一個人當副將,確保他能毫無偏差地執行吳國公大人的戰略方針。

耿再成說到這裡,朱元璋“哦”了一聲,問道:“派個副將?”

耿再成笑了笑道:“對,就是派個副將!”

朱元璋也來了興趣,問道:“想必德甫兄是早想好了要推薦的人選,不妨說來聽聽?”

耿再成頓了頓說道:“我不是推薦一個人選,我是推薦兩個人選。具體派誰去,由吳國公大人自己定奪。”

朱元璋聽了也覺得有意思,哈哈一笑道:“那德甫兄說來聽聽!”

耿再成道:“我推薦的這兩個人選,一個是沐英,另一個是朱文遜!”

此言一出,李善長等眾僚屬都是會心一笑,而朱元璋也是嘴角微微一撇。

這沐英是朱元璋的養子,也是親衛隊的副隊長。自從朱文正去前線後,這沐英實際上就是親衛隊長。

這朱文遜原本是朱元璋的一個族侄,只因朱文遜父母死得早,朱元璋便收養了他。也就是說,這朱文遜也算是朱元璋的養子。

朱文遜原來也在親衛隊,後來李文忠從親衛隊分離出來成立拱衛隊之後,朱文遜也到了拱衛隊。與沐英情況差不多,李文忠去前線之後,朱文遜便暫時管理了拱衛隊。

不管是沐英也好,還是朱文遜也罷,這二人到了花雲的身邊,就容不得花雲敢“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

朱元璋聽了耿再成推薦的這兩個人選,也是微微一笑。這兩個人是再合適不過了。

至於這二人到底派誰去呢?朱元璋也不打算徵求這些僚屬的意見了,他直接定下了,就是朱文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