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二章 朱文正上位,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反正這江南行樞密院就是朱元璋自己做主,前前後後封了很多人,也挺亂的。在這江南行樞密院,除了大家知道朱元璋是一把手,但真要大家分出誰是二把手來,還真是件難事。
朱元璋的意思是,給朱文正在這江南行樞密院封個什麼官職好,讓其能與其他人區別開來,成為真正的二把手。
這下,就讓劉伯溫有些犯難了。這江南行樞密院當初封官太過隨意,當然也是出於當時行軍作戰、鼓舞士氣的需要,一切程式從簡導致的。
現在真要把這個江南行樞密院理出個條理出來,還真是不容易。弄得不好,反而得罪了徐達、湯和這一幫老臣。
不過劉伯溫就是劉伯溫,他那“諸葛亮第二”的稱號可不是白叫的。
略作思考之後,他給朱元璋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方案。
劉伯溫的方案是,撤銷江南行樞密院,成立大都督府,節制中外軍事。這就相當於將這亂成一團麻的江南行樞密院推倒了重來。
劉伯溫將話說到了這裡,朱元璋當然也是明白了。不過,朱元璋立即追問道,那這大都督府誰當大都督合適呢?
劉伯溫心中暗想,你這不是故意逗我玩兒嗎?大都督當然是你朱元璋啦!至於你想提拔朱文正,讓他當副都督,不就得了。
雖然劉伯溫心中不爽,但也不敢表現出來。只好強作笑顏地回道:“這大都督當然是非吳國公大人莫屬呀!”
誰知朱元璋卻冒出了一句,“這大都督我還是不當的好。畢竟眼下咱們的地盤是越來越大了,要治理好這些地方,也是相當不易,要牽扯許多精力。這大都督一職是專理軍務,我看是不是另找一個年富力強之人擔任呀?”
這話一出,劉伯溫心中一個激靈,朱元璋這是要玩兒一把大的呀!看他這話的意思,莫非是想將朱文正提拔為大都督?
為了印證這個推論,劉伯溫故作不解地問道:“吳國公大人不當這大都督?”
朱元璋笑道:“實在是忙不過來呀!”
劉伯溫假裝為難地說道:“如果吳國公大人不當這大都督,這大都督的人選可就要慎重了。這大都督總理軍務,治軍能力固然重要,但忠於吳國公大人就更加重要呀!”
嘿嘿!劉伯溫是什麼人,他是故意將話題往朱文正身上引。
聽了劉伯溫這話,朱元璋也點了點頭說道:“誰說不是呢!俗話說‘德才兼備’,有時候,這‘德’似乎比‘才’更加重要呀!”
劉伯溫心中暗道:實錘了!你不就是想提拔自己的侄子嘛?還拿什麼“德才兼備”說事?
於是,劉伯溫假裝努力思索了一番,小心地說道:“說起這‘德才兼備’、年富力強,我還真想到了一個人。”
朱元璋假裝驚訝地問道:“真的?你覺得誰合適?不妨說來聽聽!”
劉伯溫故作嚴肅地說道:“我覺得吳國公大人的侄子朱文正能夠勝任!”
朱元璋心中暗喜,但假裝一本正經地說道:“文正?他資歷是不是淺了點兒?”
劉伯溫回道:“要在一年之前,可以這麼說,他的確資歷淺了點兒。但現在不一樣了,他作為此次西征軍的主帥,在吳國公大人的正確領導下,西征取得了如此豐碩的成果。我看他的資歷夠了。”
朱元璋聽了這話,點了點頭,便故意將話題岔開了。他覺得今天跟劉伯溫的談話算是成功了。劉伯溫給他提供的這個撤銷江南行樞密院,成立大都督府的建議很是不錯。
至於任命朱文正為大都督的事宜,他還得等到回應天之後,分別徵求李善長、朱升等人的意見。
至於那些武將,也得適時跟他們透透風,讓他們支援朱文正的工作。徐達、鄧愈這二人作為一個方面軍的主帥,自然是要跟他們單獨談談。
常遇春那裡也得談一談,現在這個先鋒官的勢力也是越來越強大了。好在常遇春這人跟朱文正關係好,朱文正當大都督,常遇春肯定會大力支援。
回到應天之後,朱元璋先是單獨找李善長、徐達等人談話,作了大量的會前溝通工作。
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632年)年初,朱元璋宣佈了重要決定。撤銷江南行樞密院,成立大都府,掌管軍務。朱文正被任命為這大都督府的首任大都督,統領各地軍事,節制諸位將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