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裡只有胡廷瑞、鄭仁杰和康茂才三個人。

胡廷瑞開門見山,立即問康茂才道,如果他率部投降,能不能答應他兩件事。

聽聞胡廷瑞此言,康茂才心中大為驚訝。什麼情況?胡廷瑞這是要降?

康茂才本已對龍興不報任何希望了,準備就在這兩天離開龍興了。怎麼突然發生了大逆轉?

按說這大半夜的,胡廷瑞把他找來,也不像是開玩笑的樣子。

康茂才為了謹慎起見,立即反問道:“胡丞相,深夜找我過來所為何事?”

胡廷瑞沒有繞彎子,他告訴康茂才,他準備投降朱元璋,不過想讓朱元璋答應他兩個條件。

這話從胡廷瑞口中親口說了出來,康茂才便打消了顧慮,他問胡廷瑞是兩個什麼條件。

胡廷瑞告訴康茂才,第一個條件是投降朱元璋後,他想仍舊統領所屬人馬,不將他麾下的人馬分散整編到其他建制。

第二個條件就是不管他外甥康泰願不願意投降朱元璋,都放其一條生路。

這第二個條件,康茂才心中自然是清楚的。康泰是陳友諒的心腹干將,如果胡廷瑞向朱元璋獻了龍興,可能康泰不願意跟著投降。到了那個時候,他想請朱元璋放其一條生路。

不過康茂才還是有些擔心,如果康泰根本就不想投降,必然會對胡廷瑞形成掣肘,胡廷瑞想順利投降朱元璋似乎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

胡廷瑞告訴康茂才,這一層他早就想到了。如果要投降朱元璋,他必定先軟禁兩個重要人物。這一個人物是江西行省平章祝宗,另外一個就是他外甥康泰。

當初陳友諒任命胡廷瑞為江西行省丞相駐守龍興之時,就將心腹祝宗任命為江西行省平章同守龍興。說白了,就是對胡廷瑞不放心,在他身邊安插一個親信。

後來,江州失陷,陳友諒擔心祝宗一個人在龍興控制不住局面,又派了康泰過來。

祝宗雖然是陳友諒心腹,但為人還真不是錯。在龍興與胡廷瑞共事期間,對胡廷瑞也是足夠尊重。因此,胡廷瑞想投奔朱元璋,並不想殺掉祝宗,只是想軟禁他。

至於胡廷瑞提出的第一個條件,康茂才認為這根本就不是問題。不論是當初龍灣大捷時投降朱元璋的張志雄、梁鉉等將領,還是新近投降的傅友德、丁普郎,朱元璋都讓其仍舊統領所屬兵馬,並未打亂其建制。

只是對於第二個條件,康茂才沒有十足的把握。

略作思考,康茂才給胡廷瑞出了個主意。讓其在龍興坐鎮,控制住康泰、祝宗等人,同時派出一員心腹立即去江州向朱元璋請降。

當然,康茂才會派人同去江州。康茂才還會給朱元璋帶去親筆信,建議朱元璋接受胡廷瑞的這兩個條件。

康茂才給胡廷瑞拍著胸脯保證,只要他率龍興投降的誠意十足,他這兩個條件根本就不算個事兒。

胡廷瑞也認為康茂才這個辦法靠譜。派人去江州請降,順便說出這兩個條件,朱元璋為了得到龍興,必然會答應。以朱元璋的精明睿智,絕對不會為了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耽誤龍興這件大事。

不過康茂才還有一點沒有明白的是,胡廷瑞緣何態度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毫無徵兆地就願意投誠了。

胡廷瑞也不隱瞞,當然也沒法隱瞞,此事的關鍵在於一個已對朱元璋生死相許之人——於光。

不錯,正是當初投降朱元璋後,丟城失地去應天請罪,朱元璋不斷未追究其責,反而賜予衣冠及金連環的於光。

於光不僅建議朱元璋讓康茂才去招降大漢將領,在被朱元璋賜予金連環後,更是自告奮勇去袁州走一趟,力爭說服同為江西老鄉的歐普祥。

於光到了袁州之後,自然是與歐普祥密議了一番。於光在歐普祥面前對朱元璋是大加讚賞,歐普祥本就對陳友諒殺徐壽輝,取而代之的事耿耿於懷,經於光這一說,歐普祥當即是動心了。

但歐普祥並沒有立即答應於光投誠,而是說要等待時機。

當時歐普祥也有自己的考慮,他身處袁州,四周都是大漢的勢力範圍,突然宣佈投靠朱元璋,必然受到四面圍剿。而這個時候,朱元璋也是沒有辦法派兵來支援他的。

而就在朱元璋拿下江州之後,歐普祥認為機會來了。這個時候宣佈向朱元璋投誠,是再合適不過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