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應天的朱元璋收到安豐方面劉福通他們送來的求救信之後,立即陷入了深思。

以朱元璋之精明,他肯定明白,一旦派大軍馳援安豐,江州的陳友諒肯定要搞事情。但他現在名義上歸韓林兒的龍鳳政權領導,對領導見死不救,他朱元璋願意擔負這個惡名嗎?

此時擺在朱元璋面前的有兩條路。

第一條路,救援安豐。但走這一條路,不外乎會有兩種結果。

其一,成功替韓林兒和劉福通解圍。自此,自己在龍鳳政權的地位和形象將得到大幅提升,甚至有取劉福通以代之的可能。

其二,安豐解圍失敗,韓林兒、劉福通等人身死,自己將脫離龍鳳政權的領導。但自此之後,自己的人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安豐的殘兵必然投入自己的懷抱。以前那些信奉韓林兒父子是“明王轉世”之人,也必然轉而擁護自己。

不論是哪種結果,自己的人望和形象將得到提升,那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得必有失,如果選擇這條路,陳友諒必然偷襲自己。

首當其衝的就是洪都,自己一旦馳援安豐,陳友諒必然重兵圍洪都。朱文正那小子能守得住嗎?

如果守不住,他會怎麼辦?會投降?還是以身殉國?

真的到了那一步,我對得起死去的大哥嗎?

陳友諒拿下洪都之後,會就此罷手嗎?

陳友諒大軍再度順江而下,我們當如何應付?

這一連串的問題,都是朱元璋這個最高統帥必須要面對和考慮的。

那麼,第二條路就簡單了。按兵不動,靜等著陳友諒出招。陳友諒肯定是在自己這裡討不到什麼便宜的。

但是,如果選擇第二條路,自己的聲譽和形象必然受到不小影響。

昔日陳友諒弒徐壽輝篡奪帝位為人所不齒,今日自己對韓林兒見死不救,世人對自己的評價又能比陳友諒高出幾何?

雖然朱元璋認為陳友諒是他最大的對手,但他認為在聲譽方面,自己是要高出對手一大截的。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他當初才敢在兵力完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在龍灣與陳友諒拼死一戰。

難道自己要與陳友諒淪為一路貨色?

細細思量之下,選擇哪條道路,朱元璋已經有了初步的答案。

當然,這麼重要的事情,還是要開個會,徵求一下大家的意見,傾聽一下群眾的呼聲的。

在這次高階軍事會議上,贊成選擇第一條路救援安豐的人是少數,贊成按兵不動的人佔多數。

從人員的構成上,贊成救援安豐的以常遇春和朱升老爺子為首,再加上沐英等幾個不怕死的年輕人。

贊成按兵不動的,陣容可就豪華得多了。文以李善長、劉伯溫為首,武以徐達、康茂才等人為首。

常遇春為什麼要贊成救援安豐呢?作為一名精於戰事的將領,他明明知道救援安豐,洪都就危險了。但是,正是因為我帶著近六十人的特戰分隊去了洪都。常遇春堅信,我們會幫助朱文正守住洪都的。

當然,常遇春還臨場發揮了一下他的軍事才能。他告訴眾人,一旦安豐失守,元軍主力必然南下,滁州、和州就危險了。一旦滁州、和州失守,那應天……

朱升老爺子為什麼贊成救援安豐呢?因為他也堅信有他女婿的襄助,朱文正肯定能夠守住洪都。而且常遇春是他女婿的結拜兄弟,他好歹也得幫著常遇春說幾句話。

但以李善長、劉伯溫、徐達為首的豪華陣容直接指出,陳友諒眼下按兵不動就是等著我們救援安豐。一旦我們出兵,洪都怎麼能頂得住陳友諒的大軍?

洪都一失,那應天……

李善長、劉伯溫、徐達他們的擔心,朱元璋肯定是早就想到了的。從戰略戰術上來講,李善長、劉伯溫、徐達他們意見似乎是更為合理。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戰爭其實就是政治的延續。對於很多戰爭的分析,我們不能單單從兵對兵、將對將的單純軍事作戰上來考慮。戰爭是一個多方面綜合博弈的結果。

這一次,朱元璋決定站在以李善長、劉伯溫、徐達為首的多數派的對面。就跟上次應天保衛戰一樣,朱元璋要力排眾議了。

只不過,上次幫朱元璋的應天堅守戰開了頭炮的是劉伯溫,這一次成了常遇春而已。這一回,再次驗證了幾百年後的那句名言: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朱元璋告訴眾將,他意已決,各將領迅速整頓兵馬。由他親自掛帥,三月初一,出兵安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怮

秋暝

天武霸尊

十九道

漢末沉浮記

何子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