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爺子立功了,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的擔心。
這第一,就是擔心投降後,紅巾軍找他清算。畢竟他以前也算得上是元軍中的一員驍將,不然,以一個漢人的身份怎麼可能成為徽州元軍的副將。
第二,八思爾不花雖然死了,但徽州軍中的軍官仍以蒙古人居多。如果不經過周密謀劃,解除一批蒙古軍官的兵權,貿然宣佈投降,極有可能內部發生火拼,鹿死誰手還不好說。
福童的這些擔憂,肯定是不會瞞著福迪,福迪自然又會透露給朱老爺子。
朱老爺子覺得福童的擔憂也是很有道理。如果要讓福童甘心開城投降,自己必須先去見一見這紅巾軍的主將鄧愈。
也怪常二哥受傷不是時候。如果這個時候常二哥沒有受傷,那他肯定是攻打徽州元軍的紅巾軍主將。可他受傷了,朱老爺子就只能去找鄧愈了。
好在鄧愈軍中不全是大老粗,也有些讀書人。
既然有讀書人就好辦,自己的學生來自*,說不定就有一兩個能與鄧愈軍中的人能扯上關係的。
朱升老爺子在課堂上表達了想去拜見紅巾軍將領鄧愈的想法,果然就有學生接招了,說是認識鄧愈軍中的誰誰誰。
那這一切就好辦了,朱升老爺子於八月十九日帶著福迪和幾個學生去了鄧愈軍營。
透過這幾個學生的穿針引線,朱老爺子順利地見到了鄧愈。
當時的鄧愈雖然才剛滿二十歲,但已初顯儒將的風度。
這主要與他的出身有關,鄧愈的父親原本是鄉里的團練,相當於現代農村的民兵連長吧。
不過現代的民兵連長只是個空頭名號,手下是沒兵的。而那時的團練手下是有兵的。
雖然家庭出身不算高貴,但比起朱元璋來說,肯定是強多了。所以,年少的鄧愈上過私塾,算得上是粗通文墨之人。
後來,各地農民紛紛起義。鄧愈的父親也帶著手下的人馬投入了反元大業。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鄧愈的父親不幸中箭身亡。鄧愈的哥哥鄧友隆接過了父親的兵權,繼續反元。
可惜不久,鄧友隆又病逝了。十六歲的鄧愈就從哥哥手中接過反元的大旗,繼續率領鄉勇戰鬥。
鄧愈不僅作戰勇敢,其謀略也勝過其父其兄。他認為就靠他們手下這點人難以有大作為,必須得投靠明主。
經過兩年的觀察與分析,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初,鄧愈帶著人投奔了朱元璋。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鄧愈絕對不是個大老粗。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鄧愈都能認定朱元璋將來能成大業,這個眼光絕對是一流的。
要是生活在現代,用鄧愈的眼光去炒股票,絕對不輸巴菲特。
大家要知道,1355年初,朱元璋還是郭子興的馬仔。即使後來郭子興死了,朱元璋也才在後郭子興時代排了個“三把手”。
常二哥當時也是在我的極力推薦下才投奔了朱元璋,我可是開了“天眼”的。
自始至終,我都沒弄明白,當初鄧愈一個十八歲的小夥子,是怎麼就認定了朱元璋將來能成大器的。
有時候,我甚至幻想,這哥們兒該不會也是從幾百年之後穿越過來的吧?
讓朱老爺子吃驚的是,鄧愈的部下向他介紹了朱老爺子的身份之後,鄧愈竟然立即起身,給朱老爺子行了個禮。
鄧愈說自己也曾念過一點書,聽說過朱老爺子的大名,今日竟能見到一代大儒,實在是太榮幸了。
既然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那後面的一切也就好辦了。
朱老爺子也就直說了,說現在徽州元軍的主將叫福童,是漢人。而且他的兒子福迪正是自己的學生,現在就在這裡。
福迪想勸父親投降紅巾軍,可福童還是有些擔憂,怕紅巾軍將來找自己清算。
因此,朱老爺子此行的目的,就是想讓鄧愈作為紅巾軍攻打徽州的主帥,能給表個態。只要徽州元軍投降,就不為難這些降兵降將。
鄧愈一聽,心中大喜,沒想到這好事兒還能找上門。
他當時又問了朱老爺子和福迪一些問題,以確認了福童確實有投降之心。
同時,他也當著朱老爺子及福迪的面,對天發了誓,說一定不會為難投降之人。
鄧愈親自修書一封,讓福迪帶給他的父親。並說,如果在解決八思爾不花的殘餘勢力上,需要他們紅巾軍配合的話,他們一定全力配合。
有了鄧愈的表態和親筆信,這事兒就好辦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