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零一章 誠王“化緣”,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沈貴對我也是如實相告,說這誠王就是張士誠。
原來,張士誠當年佔據了高郵之後,自稱“誠王”,國號“大周”,年號“天佑”。
因張士誠的堂兄張士榮是沈大哥早期的生意合作伙伴,因此,沈大哥跟張家的人也走得十分近。
後來,沈大哥做生意發了大財,也少不得給了張士誠不少資助。因此,張士誠與沈大哥的關係也算得上是不一般。
這次張士誠突然相請,估計又是遇上了什麼事兒,要找沈大哥商量吧。
聽沈貴說了這些,我隱隱感到有幾分不安。
站在沈大哥的立場,這麼做並沒有錯。他只不過是個商人,跟張士誠搞好關係,同時又跟朱元璋搞好關係,說不定還得跟一些元朝官員搞好關係,這都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只怕他如此多方結交,最後反而落個裡外不是人的局面。
尤其是那朱元璋,那是多麼精明的人。
雖然沈大哥也幫了他不少忙,當初資助重金讓李善長去毫州找劉福通,給朱元璋討了個平章政事,讓郭天爵只當了個毫無實權的中書右丞。
從此,朱元璋開始了事業上的飛黃騰達。
朱元璋的三個兒子出生,沈大哥每次都是重金恭賀。
當初為了穩定應天市場,沈大哥籌集十多萬兩銀子,到應天置辦產業,讓應天完成了政權更迭之後的平穩過渡。
還有當初攻克集慶的時候,沈大哥去揚州策反苗兵頭子尋朝佐。不僅讓朱元璋在集慶站穩了腳跟,也為朱元璋拉來了一支生力軍。為日後拿下揚州,掃除應天北面的威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這些好處,朱元璋會件件都記得嗎?
或者說能記得住其中的一件、兩件嗎?
恐怕他將來記得的只會是,當年沈大哥如何如何資助過張士誠,讓張士誠有了充足的資本與他朱元璋作對。
想到了這些,我對沈大哥更多了幾分擔心。
看樣子,我得找個時間跟沈大哥好好談談,讓他離張士誠遠一點。
因為沈大哥的離席,我們便以旅途勞累為由,匆匆結束了晚宴。
第二天上午,我本想去找沈大哥談談。但沈家的下人告知我,沈大哥一大早就出了門,說是讓我今天在家好好休息,他晚上才能回來。
既然沈大哥不在,我便帶著朱同和賈海通他們幾個在蘇州瞎轉悠了大半天。
晚上,沈大哥果然是回來了。
晚宴上,我先向沈大哥說出了這準備在應天開發、治理秦淮河的事情。
沈大哥聽我講了約小半個時辰,對這個事情也是十分感興趣。
等我講完,沈大哥表示,這個事情他肯定參與。沈大哥還表示,在歸屬於我們這一側的地盤上,可以繼續加大投入。
按照沈大哥的意思,我們這一側的地盤開發好之後,不必要急著出手,可以進一步開發。
建些房子什麼的,將來這些房子或租或售,都是可以的。如果是我們建房子的話,就能保證統一規劃。
只要我們規劃合理、佈局得當,以我們的財力完全可以把這秦淮河畔打造成應天城最靚麗的風景線。
按照沈大哥描繪的宏偉藍圖,這秦淮河畔就是未來應天城的繁華所在。
聽了沈大哥這番慷慨激昂的描述,我覺得之前我那個方案比起沈大哥這個宏偉藍圖來說,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只是如此一來,這投入的資金就不是幾十萬兩這麼簡單了,至少也是兩百萬兩以上。
沈大哥表示,這次在應天出售地皮掙的錢,他不收回一兩銀子到蘇州,全部放在應天繼續投資。
原先應天的投資,沈大哥佔五成,我佔四成,沈貴佔了一成。
按沈大哥這麼說,他這五成的收益全部投資。那麼,我這四成的投資肯定也是準備全部投資了。
不知沈貴那一成準備怎麼辦?
沈貴當時也是在席上,他聽了沈大哥這番描述,表示哥哥都帶頭了,他這個當弟弟的怎能落後?當然也是跟著繼續投資啦!
聽了這話,我是相當滿意。
同時,我也告訴沈大哥他們兄弟倆。這次的秦淮河治理、開發工程,肯定是一個花費巨大,而且投資回收期較長的專案。
我們這應天賣地皮的錢估計也就是一百餘萬兩,離我們剛才打造出那幅宏偉藍圖所需要的投資,肯定還是存在一定差距。
我的話還沒說完,沈貴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