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當校長啦,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差遠了,但照著葫蘆畫瓢,他還是能比劃幾下子的。

馬長越發完言,下一個自動站了起來。

這個小夥子名叫徐如林,是攻下集慶之前,收編的陳兆先部下的人馬。

這小子說,他最初是陳野先的親兵,後來因為作戰勇猛,陳野先提拔他當了個小頭目。

陳野先被汪誠殺害後,徐如林順理成章地成了陳兆先的部下。

陳兆先在江寧鎮投降朱元璋後,徐如林也就成了朱元璋的部下。

進攻集慶之前,朱元璋、常遇春、廖永安三人在陳兆先面前演了出苦情戲。最終,陳兆先不得不“借”出兩萬人馬給朱元璋,常遇春、廖永安各得了一萬人馬。

徐如林就是陳兆先“借”給常遇春那一萬人馬中的一員。

當然,常遇春、廖永安再也沒有向陳兆先歸還過借來的人馬。

徐如林成了常遇春的部下之後,因為作戰勇敢,常遇春便提拔徐如林當了個排長,歸屬裴德龍指揮。

這次招募特戰隊員,徐如林報名了,常遇春也親自考察透過了,因此就跟著陳維林來到了韭菜山。

要說這徐如林能被常二哥提拔成排長,肯定還是有兩下子的。如果他這次沒競選上班長,應該就是由於資歷太淺,畢竟這攻下集慶的前夕,他才算跟了常二哥。

徐如林下臺後,下一個上來的叫龔榮華。

陳維林對他是直呼其名,讓他第三個上臺。看樣子,陳維林對他的情況應該是比較瞭解。

果然,這人以前是黑蛟幫的人,後來去和州投奔了常二哥之後,他就被編在陳維林的隊伍裡。

再後來,隊伍逐漸擴充,龔榮華也由最初的班長逐步提拔為連長,手下管著一百多號人呢。

龔榮華也介紹了自己的情況。陳維林還不忘給自己的老部下背書,說起龔榮華一些過往的英勇事蹟。

別的先不論,單從管理的角度來說,我是贊成龔榮華當班長的。畢竟他是陳維林的老部下,他要當了班長,肯定是全力配合陳維林工作的。

龔榮華下去之後,又站起來一個錐子山的老兄弟,名叫王思振。

王思振原是定遠城內的元軍,與柳懷鏡一批被我們俘獲後,投降了錐子山。

後來的情況就跟馬長越差不多了,跟著常遇春是從和州、採石磯、太平、集慶、鎮江、常州一路打了過來。

雖然談不上身經百戰、功勳累累,好歹也算得上身經數十戰吧。

王思振介紹完自己的情況下臺之後,最後一個人也是由陳維林點名上臺的。

此人名叫趙忠義,當初常二哥當先鋒攻下采石磯之後,朱元璋從俘虜裡給常二哥補充了近百號人馬,趙忠義就是其中的一員。

陳維林之所以能直呼趙忠義其名,搞得想跟他很熟似的。主要是因為趙忠義有一技之長。

這個一技之長在亂世、在軍中還是相當管用的,那就是功夫好。

功夫能得到陳維林賞識的人,那肯定是確實有兩下子的。

趙忠義介紹完自己的情況之後,陳維林也不忘替趙忠義講述了一些功績。

陳維林提到,在攻克常州的戰鬥中,趙忠義單槍匹馬,上演一出千里大奔襲,直取敵軍陣中一員將領性命。

當時,正好常遇春軍中有唐世超父子送來的彈藥開道,趙忠義又整了這麼一出,常州的張士誠守軍是一下了懵逼了。

徐達、常遇春各帶人馬又是一陣痛快的衝殺,直接就把常州給拿下了。

常州張士誠部如此迅速潰敗,趙忠義確實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五個人的情況都介紹完了,這怎麼確定三名班長人選呢?

陳維林把這個話題拋給了餘下的二十二名特戰隊員。

這些人在下面一陣議論紛紛,有兩個小夥子就喊出,要不比武定輸贏吧。這上陣打仗、衝鋒陷陣,功夫不行說什麼都是白搭。

有人這麼說,其餘的人就都跟著起鬨。

既然是要比武,可這五個人又怎麼比試呢?

我與羅仁、陳定邦正在思考怎麼安排五人比武的問題。陳維林一句話就把問題給解決了。

陳維林說道,如果要論比武,那趙忠義肯定得當選。我看這麼著,趙忠義先給一個名額,其餘四人抽籤,兩兩相對,誰贏了,誰就是班長。

輸了的人,或者是下面的其他人有對趙忠義不服的,可以向他挑戰。如果誰挑贏了他,誰就把趙忠義給頂下去,當這個班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