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八章 這個賬算得不錯,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善長不在。老規矩,我跟李府家人說,李善長回府後,他什麼時候有空,派人來尋我。
出了李府,我與賈海通、鄭光成騎著馬到處轉悠。
我們先到了原先的東城牆處,早已夷為平地了。那些砌城牆的石料及磚早都被運走修新城牆去了。
我們打馬繼續向東,這離新建的東城牆還比較遠,但加長的南城牆就在我們不遠處。遠遠看去,都能很明顯地看出,這新城牆比舊城牆修得更高更闊。
賈海通告訴我們,等這新城牆修好之後,原有的西城牆和南城牆未拆除部分也得加高、加固,保持與新修的城牆一致。
一路上,還有不少莊稼地。
賈海通告訴我,這種了莊稼的,基本上都是我和沈大哥,或者是錐子山的地皮。荒蕪的基本上都是李善長已購進的土地。
一路走來,賈海通、鄭光成就一路給我指明,那些是錐子山的,那些是我和沈大哥的,還有哪些是李善長他們的。
看這樣子,他們兩個也確實做了不少基礎工作,哪塊地是誰的都能說得清清楚楚。
看到我們的地上,都種著莊稼,我就問這些地皮收了租沒有。
因為,我擔心一個問題。如果現在收了租,到時李善長非得找我們買哪塊地要修建個什麼公共設施。以我們跟他的關係,他如果真是要這塊地合情合理,我們也不能說不賣。
那種租種這些地皮的佃戶這邊我們又該怎麼辦呢?如果發生些扯皮的事情就不好辦了。
賈海通告訴我,這些事情,金大富和陳元貴早都考慮到了。
凡是新城之內的地,包括新城外一里的地,我們都沒有收這先期一半的田租。
我們也跟這些佃戶講清楚了,如果順利秋收了,就交租;如果秋收之前這土地被徵用了,我們不僅不收租錢,還將補償他們一些種子、肥料及人工的本錢。
聽賈海通他們這麼一說,我也就放心了。順便又問了下這補償款按什麼標準計算。
鄭光成告訴我,為了這事兒,金大富、陳元貴,還有他和賈海通四個也是反覆商議。最終議定,不分土地等級,每畝地補償四分銀子。
這個價格也是一畝次田的年租金,要說這個標準可是不低了。
至於為什麼定這麼高,鄭光成也給我解釋了。
因為不少佃戶都看見朱元璋在擴建應天城,擔心自己租的地趕不上秋收,就得被徵用。
起初讓他們種這些地,他們都不大願意。他們擔心到時候土地被徵用了,投入的本錢都收不回來。
可自從這個補償標準出來了之後,那些佃戶都搶著租種這些地,甚至不少佃戶都盼著他們租種的地被徵用。
金大富和陳元貴也是算了筆賬的。
從鄭光成的口中,我得知金大富和陳元貴的賬是這麼算的。
這城內加上新城周邊可能被徵用的地,我和沈大哥這邊有三千餘畝,錐子山這邊也有兩千多畝,且基本上都是良田。
如果這些地沒有租出去,我和沈大哥這邊得損失約三百兩銀子,錐子山這邊約損失兩百兩銀子。
如果這些地都租了出去,在秋收之前可能被李善長征用的土地絕對不用超過一千畝。
就按滿打滿算一千畝,也就是賠付四十兩銀子的事情。
兩邊總共是預期有五百兩銀子的收益,先刨除被徵用的一千畝收不上租,也就是還有四百兩銀子的收益,再除去四十兩的賠付補償款,兩邊總共還有三百多兩的賺頭。
這個事情完全做的。
我聽了賈海通和鄭光成這一番分析,也覺得金大富他們還是想了問題的,這個事情處理得很好。
因為一路走,一路看地,一路講這地租的事,約走了半個時辰,我們才到了新東城牆的地址。
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完全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我們眼前的東城牆幾乎都修建得差不多了,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只剩下一些工匠在用三合灰勾縫,也有些人在修建城牆上的堡壘。
賈海通、鄭光成告訴我,東城牆的進度快一些,估計還個把月就完工了。現在北城牆正在修建主體工程,那邊的景象就更熱鬧一些。
既然他們兩個說北邊還熱鬧一些,我們就又騎著馬向北走,順便可以瀏覽一遍整個東城牆的壯觀景象。
如此又用了約大半個時辰,我們到了蔣山腳下,也就是這個新城牆的東北角。
從這裡向西看去,果然還有好些城牆才修了一半高,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