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章 把工資都交給老婆,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池州就得被蒙古人給害了。
朱老爺子和曹氏每次提起這事兒就唸我的好。思淑和小季犛在石門生活了一年多,朱老爺子和曹氏從來就沒覺得給他們增加了負擔。
這要給這麼多錢他們,他們肯定是不會要的,反而大家都尷尬。
我一想,霏兒說得這是這個理兒。但是這馬上要娶蘭兒了,總得有些花銷,總不能老是讓他們兩位老人家倒貼我們吧。
霏兒聽我這麼說,也覺得有理。
反正這準備娶蘭兒的外出採購事宜,基本都是弟弟朱同在負責。霏兒說要不先放一部分錢在她那裡,她去找弟弟。以後採購什麼東西,讓他直接找她來拿錢,別找父親要錢就行了。
我想這也是個辦法,就把這些錢全部給了霏兒。
霏兒堅持說不要這麼多,說拿一半就行了。
我說自己留這麼多錢在手裡也沒用。下次回應天了,我又可以領了,錢還是留給她們。
我不在的時候,她們自己手裡有點錢,想買個什麼也不用向別人張口。
霏兒想了想,說要不她和思淑一人留點兒,給蘭兒也預備點兒。其餘的就放在她這裡,好應付一大家子的日常花銷,老讓父母親給咱們貼錢,她也覺得不妥當。
我一聽這個方案不錯。便告訴霏兒,這日常要花錢的話,先花銀鈔,這個東西貶值的快,存錢的話儘量存銀子。
咱錐子山發薪酬就是以現銀計量,按當時的現銀與銀鈔折算價,發一半現銀和一半銀鈔。
這一年前,兩貫至正鈔就能折一兩銀子。可現在,要三貫至正鈔才能折一兩銀子了。這以後銀鈔肯定還得繼續掉價。
霏兒也是個聰明人,我這一說,她立馬就懂了。
霏兒看了看,現銀總共是八十兩,銀鈔二百四十貫。
她說,要不現銀她和思淑一人二十兩,給蘭兒也先預備二十兩,剩餘的二十兩,我自己留著。
這二百四十貫銀鈔,她先拿著。明天他就去找弟弟朱同,讓他以後採購什麼東西直接找她來拿錢。
我一聽,這個方案總體還行,但我就沒必須留錢了。反正吳成照、張天賜兩個小子都在,他們身上還帶了不少。
想起這兩個小子,我說明天找朱同的時候,我也一起去,帶上吳成照、張天賜兩個,以後朱同去外面辦什麼事,可以把他們兩個也帶上。
另外,我幫霏兒搞了個分配方案。現銀她、思淑、蘭兒一人二十五兩,銀鈔一人二十貫。
其餘的五兩現銀和一百八十貫銀鈔就放在霏兒這裡作為日常花銷。
霏兒見我堅持不要這些錢,也不不勉強我了。
但她說這樣分配還是有點不妥當。桃兒、杏兒好歹也是我的結拜妹妹,如果不給她們分一點兒,日後肯定是蘭兒給錢她們兩個花,那似乎也不大好。
我一想,霏兒說得也對,我怎麼就把我的兩個義妹給忘了呢?
霏兒說,她和思淑、蘭兒還是一人二十兩銀子,桃兒和杏兒每人十兩銀子,正好八十兩銀子全部用完。
八十兩銀子分完了,另外每人再給十貫至正鈔,餘下的一百九十貫至正鈔,就放在霏兒這裡應付日常開銷。
我一聽,也很滿意這個方案。
這錢的事兒說好了,我又跟霏兒提起這搬去應天住的事情。
霏兒也知道應天比起石門的各種好處,也知道我不僅在應天置了宅子,也給他父親置了一套。
我也告訴霏兒,她父親遲早得去應天的。
霏兒也表示,如果搬去了應天,我也不用老是來回折騰了。另外將來幾個孩子大了,去應天也能多見見世面,比待在石門這個偏僻地方肯定是好多了。
霏兒告訴我,他同意搬去應天,不過這肯定是下半年的事。至少也得等她肚子裡的孩子滿月了,再去應天。
我一聽霏兒同意了,思淑那邊就好說了。
我和霏兒基本達成一致,爭取今年年底能搬到應天的新家過年。
第二天一早,我叫上吳成照、張天賜兩個,跟霏兒一起去找朱同。
朱同見我扶著腆著大肚子的霏兒過來了,趕緊給姐姐搬座。
霏兒坐下之後,對朱同說道,以後這家中有些什麼花銷,就找她來拿錢,別老張嘴找父親要。
說完,霏兒就從懷中掏出五十貫銀鈔遞給朱同。
朱同一見這麼多銀鈔,問道,這是不是給得太多了?平常這五十貫夠他們一大家人過半年的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