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九章 樅陽屯田,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就跟天完政權扯破臉皮的問題。
我先表明一個態度,我是支援徐達將軍這個建議的。
大家應該還記得,咱們初克應天之時,那時還不叫應天,叫集慶。吳國公大人曾致書東邊的張士誠,向其表達友好的意思。
但結果如何?
大家應該都清楚,張士誠直接對我們是兵戈相向。
咱們與天完軍之間,遲早有一戰。
所以我支援徐將軍的意見,趁著他們內訌之際,先取池州。
池州不拿下,對應天始終是個巨大的威脅,天完軍順江而下,可以很快抵達應天的江面。
如果今日不取池州,待得徐壽輝跟陳友諒分出了高下,等他們來進攻我們,我們就很被動了。”
我這話說完,李善長終於是發言了。
他表示,在內心深處,他也時刻謀劃著如何攻取池州的問題。
昨天晚上,他回到府上反覆檢視了地圖,如果拿下池州,那又是得到了沃野千里。
如果如徐達將軍所言,還能拿下池州江北的樅陽,那就更好了。樅陽也是一塊肥沃之地,拿下之後可以隨時西取安慶。
從此,從和州向西一直到樅陽,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下,那又得每年增收多少糧食呀!
不愧是管理後勤之人,三句話不離本行,說著說著就說到糧食上面了。
我看著李善長手中指著的地圖,聽著“糧食”二字,立即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從地形及敵軍的防禦情況來看,拿下樅陽可比拿下池州容易多了。如果能先拿下樅陽,那對安慶和池州之敵都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池州目前是天完政權勢力範圍的最東端,除開池州能夠自給自足部分,其餘的所有給養物資供應,都得從長江上游的安慶運送過來。
如果我們拿下了樅陽,敵軍可就不敢大張旗鼓地走水路運輸了,因為他們得擔心我們在樅陽江面搶奪物資。
如果從安慶直接過江,然後轉陸路運送過來,那將更加費時費力。
也就是說,一旦樅陽得手,我們就可以和天完軍打持久戰了,讓他們為了運送戰略物資到池州而疲於奔命。
而我軍只要西進到九華山附近,做好隨時攻取池州的準備就行了。在敵軍沒有從長江上游大規模調集兵力增援的時候,池州之敵拖都得被我們拖垮。
我將這個想法跟李善長他們說了之後,李善長是一拍大腿道:
“妙啊!早先我還擔心攻取池州後勤物資的供給是個大問題。
現在看來,只要先拿下樅陽,在長江北岸我軍完全就可以自給自足。根本不用擔心這後勤保障的問題。
而且按照胡老弟這個方案,最終攻取池州也不用付出什麼代價。
就算不攻取池州,敵軍也沒有能力直接從池州進攻我們的應天了。”
這時,胡惟庸也附和著,說這個方案好。拿下樅陽之後,就派出軍隊在那裡屯田。這樣一來,還可以為其他地方提供不少糧草物資。
說起這“屯田”二字,李善長也是眼前一亮。自從當初拿下應天之後,應天江面的外圍防守由廖永安兄弟負責,第二道水上防線則由降將康茂才負責。
朱元璋接受了李善長的建議,讓康茂才在龍灣一帶築城堡,並屯田,每年收穫的糧食可是不少。
這次如果能拿下樅陽,繼續採取屯田之策,那真是一個好主意。
嘿嘿,沒想到說服李善長之事竟如此順利,關鍵是提起這屯田的事,李善長的眼睛都綠了。
我正在內心沾沾自喜,忽然李善長話風一轉,說道:“胡老弟,你看你給我出了這麼好的計策,我本應該感謝你。只是這局勢緊張,我少不得還得麻煩你一事。”
聽了這話,我心中就是一驚。
李善長一說這話,準沒好事兒。但我也不能還沒等他說,就拒絕吧。
我只好說讓他不用客氣,咱們都是兄弟,是長期戰略合作伙伴,有什麼要求,只要我們能辦到,一定盡力辦。
李善長尷尬地笑了笑道:
“胡老弟呀!你看看我們這今年上半年是大搞建設,馬上又要打仗,而且這一打就是準備打好幾個地方。
目前這資金籌措方面還是存在困難,你看我們欠的那筆錢,能不能再寬限些時日。”
原來還是那借錢的事兒,本來這事兒我可以爽快地答應的,反正他朱元璋以後是建立了明朝的,又不會跑。
但我還是得裝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