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八章 朱文正來要地,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越想越覺得害怕。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以朱元璋一貫的作風,我可能會死得很慘!
怎麼辦?怎麼辦?
我腦子飛速運轉。
正在此時,外面響起了敲門之聲。朱老爺子開門一看,原來是朱同。
朱同一臉笑嘻嘻地道:“爹,姐夫,你們兩個又在商量些什麼呢?”
朱老爺子道:“還不是上次你姐夫說的那治理秦淮河的事兒,你跑進來有什麼事兒嗎?”
朱同搓了搓手道:
“爹,你看我天天在家唸書也悶得慌。要不,讓我去跟著姐夫出去跑跑,見見世面?
古人不是說得好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我現在書讀了不少,可沒機會行萬里路呀!”
朱升老爺子聽了這話,十分不耐煩地道:
“你小子那點把戲以為我不知道嗎?
你就是嫌天天唸書、做學問太枯燥,想跟著你姐夫好整天東遊西逛。
你不要在這裡囉嗦,該幹什麼幹什麼去,走,走,走!”
說完衝朱同直襬手。
而朱同並沒有聽他父親的,馬上就出去。而是湊到我身邊,讓我跟朱老爺子說說。
當時,我並沒顧得上這事兒。
自從朱同進了屋子,我猛烈間似有所悟,我根本不用擔心那朱元璋啊!
如果他真是穿越之人,那他一定知道他死之後,他的兒子與孫子之間發生的那段骨肉相殘的事情。
朱元璋死之前,他的長子,也就是太子朱標就先他而去了。於是,朱元璋臨終之際便傳位於皇太孫朱允炆。
後來,朱允炆的削藩之舉,惹惱了他的四叔朱棣。
結果朱棣發動了所謂的“靖難之役”,成功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至於朱元璋生前十分看好的皇太孫朱允炆在這場戰爭中,是死是逃,成了一個歷史之謎。
如果朱元璋真是穿越之人,那他一定會清楚傳位於他最鍾愛的孫子,其實是害了這個孫子。
那他朱元璋為什麼當時不傳位於其他兒子,偏偏要傳位於朱標的兒子,也就是他的孫子呢?
想到這些,我不禁有些得意。
可朱同一個勁兒在旁邊哀求我,我才收回了剛才的思緒。
說實話,對這位小舅哥我還是挺喜歡的。人很機靈,至於學問嘛,好歹也受些其父的遺傳,也差不到哪裡去。
如果他將來真的打算步入仕途,跟著我在外面歷練歷練,也是有好處的。
於是我便對朱老爺子說,等李善長跟我談過這事兒之後。我要去趟蘇州,找沈大哥。去完蘇州,我還得回趟錐子山。
朱同這天天呆在家裡唸書也是很悶,要不我下次出門的時候就帶上他?
讓他見識見識外面的世界,這對他將來也是有好處的。
但只要我回了應天,他就得在家潛心做學問。
這樣,算是勞娛結合,也算是理論密切聯絡實際嘛!
朱老爺子聽我這麼一說,估計他也明白,如果將來指望朱同在仕途上有所建樹,讓他跟著我去外面見識一下,也是相當有好處的,便同意了此事。
朱同見父親點了頭,也是格外興奮。
朱老爺子說:“這事兒也答應你了,現在你可以出去了吧!”
朱同笑呵呵地說:“謝謝父親!謝謝父親!”
得到了父親的批准,朱同轉頭正準備出門,又折回來叮囑我道:“姐夫,你可得說話算數哈,出發時要記得提前通知我,我好收拾收拾!”
我笑著道:“你就放心吧!我絕不會騙你的!”
朱同出去之後,我與朱老爺子又談了大半個時辰,才離開朱家回了府。
沒想到家中竟然又有三個人在等著我。其中兩人就是朱文正和沐英,另外一個人不認識,年齡比朱文正似乎也大不了幾歲。
不知道朱文正和沐英這兩小子找我幹什麼,但看在常二哥的面子上,我得給他們拿出十二分的熱情。
我把三個請進書房,吩咐人沏了茶之後,便問朱文正,你不是在池州戰場上嗎?怎麼深夜跑來找我?有什麼事兒嗎?
朱文正沒有立即回答我,而是指著跟他們一起進來的那個陌生人告訴我,這人是他在蕪湖那邊結識的一個商人,姓趙,算是他的朋友吧!因為聽說我們要賣地,所以想找我們買點。
嘿嘿,沒想到朱文正、沐英這兩個小娃娃也幹起了這官商勾結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