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四十二章 升龍城破,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按照正常的劇情發展,事情到了這一步,百姓們應該是被皇帝和官兵們給感動到了,紛紛跪下,表示要同仇敵愾、與升龍城共存亡……
可現實是,百姓們的確都跪下了,還不斷地給陳叔明這個大陳皇帝磕頭。不過,這些百姓可沒有說出什麼要同仇敵愾、與升龍城共存亡的豪言壯語,只是一邊磕頭,一邊乞求大陳皇帝陳叔明開啟城門,給他們一條生路……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陳叔明也只好無奈地搖了搖頭,他只好讓阮其防帶著軍隊在城頭上加強戒備,然後開啟城門。為了防止場面失控,阮其防還不得不派出兵士在城門口維持秩序,讓大家不得喧譁,否則要是驚動了城外的敵軍,那就大大不妙了……
好在是這些百姓也明白,一旦驚動了城外的敵軍,他們的小命也就沒了,大家也很配合。
就這樣,在閏三月二十五日夜,升龍城的北門悄悄地開啟了約一刻鐘的時間,有數以千計的百姓在夜色的掩護下,悄悄出了北門逃生去了。
再度緊閉城門之後,陳叔明也告訴駐守北門的兵士,如果再有人要求出城,讓他們明日夜間再到這北門處等待。白天的時間,絕對不準開啟城門。
經過兩天的戰鬥,城內的一萬八千餘守軍已損失了四千餘人,只剩下約一萬四千人了。其中,禁軍四千人,各地勤王的軍隊合計約一萬人。
而城外的聯軍明顯損失更加慘重一些,總兵力只剩下五萬二千人,其中占城兵約四萬二千人,海陽兵約七千人,海朋紅兵約三千人。
閏三月二十六日,城外的聯軍已明顯感覺到城內的檑木滾石的投放數量和頻率都大大減小了,便更加瘋狂地發起了進攻。
為了鼓舞士氣,陳叔明親自登上城頭督戰。皇帝親自出馬,守城的兵士是士氣大增,雖然城頭的檑木滾石用光了,但好在箭枝充足,城內守軍以損失了近五千人的代價,終於是頂住了這一天城外聯軍的猛攻。
當然,這一天城外的聯軍損失也不會小。占城兵傷亡了五千餘人,海陽兵傷亡了四千餘人,海朋紅兵只剩下兩百餘人。
也就是說,經過三天的激戰。城內的守軍已不足九千人,其中禁軍三千餘人,各地的勤王軍隊有五千餘人。
這一夜,升龍城的北門處聚集了更多的百姓。北門的守軍自然也沒有食言,深夜時分,再度開啟城門一刻鐘,讓百姓出城逃生。
經過兩天的逃亡,此時升龍城內的百姓大部分都逃了。留在城內的,基本都是一些老弱病殘。
也就是在這一夜,阮其防建議陳叔明,還是棄升龍城逃往和平吧!
雖然和平是早就定下的逃亡之地,那裡還有一萬餘守軍,但陳叔明不想就這麼輕易地放棄升龍城。畢竟國都被攻克,這政治影響力太大了。
按照陳叔明的意思,城中還有近九千守軍,堅守一天不成問題。倘若到了二十七日夜間,山蘿方向的討逆軍還沒有訊息,那就立即撤向和平。
陳叔明不願意撤退,因為他不願意放棄升龍城。他明白,一旦放棄升龍城,那就意味著大陳百姓對他們陳氏皇權信仰的崩塌。不到萬不得已,他絕對不會邁出這一步。
事情的發展往往出乎人的意料。陳叔明本以為憑藉著城中的九千守軍,再堅守一天,完全不成問題。可他哪裡料到,城外的制蓬峨也是祭出了殺招,親自擂響戰鼓,鼓舞麾下兵士向升龍城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閏三月二十七日巳時時分,受到極大鼓舞的占城兵終於突破了東門,升龍城大勢已去。
得知東門被破,阮其防也是帶著殘兵,護衛著陳叔明及百官倉皇從升龍城西門出逃,直奔和平。
由於是倉皇而逃,宮中好些該帶的東西都是沒來得及帶上,自然都成了制蓬峨的戰利品。陳叔明的嬪妃及一些高等級的宮女、太監是隨著大部隊撤出了,但一些低等級的宮女、太監也隨之成了占城兵的俘虜。
閏三月二十八日,陳叔明的逃亡大隊終於抵達了和平城。也就是這日黃昏時分,我和黃開成率領的討逆軍先鋒也趕到了和平城。
陳叔明及百官見到了我和黃開成,也終於是鬆了一口大氣。至少,他們不用擔心占城軍隊攻到和平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