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四十一章 升龍告急,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氏“親密接觸”,制蓬峨自然對陳曉也是多添了幾分好感。
如此一來,雙方在下一步如何進軍升龍城的問題上,迅速達成了一致。
閏三月十六日,由四萬八千占城精銳、兩萬海陽兵、八千海朋紅兵組成的聯軍在海陽舉行了盛大的誓師大會。誓師大會之後,聯軍立即朝西北方向進軍,直取升龍城。
閏三月十七日,七萬六千聯軍受到了阮其防的禁軍以及臨時拼湊的一些升龍城附近的地方武裝的抵抗。
阮其防的禁軍與這些臨時拼湊的禁軍總共不足兩萬人,在兵力上處於絕對劣勢。好在是知道敵軍要直取升龍城,在敵軍到達之前,徵用當地民力,臨時搭設了一些簡易防禦工事。另外,制蓬峨與陳曉、杜子維聯軍的指揮協調上還是存在一些不暢之處。
正是充分利用了敵軍為三股勢力,協調不暢,且占城兵不熟悉地形的特點,阮其防指揮的部隊在升龍城外一百里處的第一道防線,頂住了敵軍兩天的進攻。
第一道防線處的作戰也算得上十分慘烈了。阮其防的禁軍損失了三千餘人,臨時拼湊的地方武裝損失了五千餘人。好在是不斷有勤王的兵力相繼補充進來。
反觀敵軍這邊,占城兵損失了近千人,海陽兵損失了三千餘人,海朋紅兵損失了一千餘人。
從兵力損失來看,聯軍損失更少一些,阮其防的部隊反而傷亡更重。不過,聯軍是死一個就少一個,可是沒有繼續補充的新生力量。
閏三月十八日夜,阮其防指揮著抵抗部隊後撤了五十餘里,這裡是抵抗敵軍入侵的第二道防線。當然,如果這道防線也被敵軍突破了,那敵軍將直抵升龍城下,陳叔明他們就只能依靠升龍城的城防工事來抵抗敵軍了。
閏三月十九日一早,制蓬峨、陳曉、杜子維才發現對面的陳軍已經偷偷撤走了。既然撤了,制蓬峨他們自然也不管這麼多了,繼續指揮大軍朝著升龍城方向進軍。
當日晚間,制蓬峨、陳曉、杜子維的聯軍抵達了阮其防佈防的第二道防線。由於自己這邊行軍一整天,而對面的陳軍是以逸待勞,制蓬峨、陳曉、杜子維只得命大軍紮營,待來日再戰。
閏三月二十日,制蓬峨、陳曉、杜子維的聯軍與阮其防指揮的陳軍在升龍城外的第二道防線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閏三月二十一日,黃奉世也帶著一萬餘清化、寧平、府裡、南定、太平的援軍抵達戰場,加上還有北寧、北江、太原各地的勤王軍隊相繼趕到,本已岌岌可危的第二道防線又有了繼續堅守的資本。
雖然兵力上得到了一些補充,但許多防禦工事在聯軍的強攻之下,受損嚴重,如果繼續固守第二道防線,恐怕傷亡會更加慘重。
這日夜間,阮其防與黃奉世經過商議,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阮其防帶著退回升龍城,另一路則由黃奉世率領清化、寧平、府裡、南定、太平過來的一萬餘援軍先向西南方向撤退,然後兜個圈子,直取陳曉的老巢海陽。
因為按照阮其防、黃奉世的估計,待阮其防率大軍撤回升龍城之後,制蓬峨、陳曉、杜子維的聯軍必然尾隨到升龍城下。此時,黃奉世則率軍去端掉陳曉在海陽的老巢,這絕對對敵軍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說不定,敵軍驚聞海陽遭襲,會立即分兵回援,這樣,咱們守住升龍城的希望又多了幾分。
至此,升龍城外第二道防線的攻防作戰結束。這一戰,阮其防的禁軍再度損失了兩千餘人,其他各地的軍隊損失了六千餘人。待得阮其防撤回升龍城內,只剩下禁軍五千人,各地地方軍一萬三千餘人了。
而制蓬峨、陳曉、杜子維的聯軍損失也不小,占城軍損失了兩千餘人,海陽軍損失了四千餘人,海朋紅軍損失了一千餘人。待得聯軍抵達升龍城下之時,總兵力還剩下約六萬三千餘人,其中占城兵四萬五千人,海陽兵近一萬三千人,海朋紅兵五千五百餘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