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禎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一十四章 賜婚李祺,明越坡,國之禎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胡惟庸跟自己“抬槓”,朱元璋故意問道:“楊憲要是離開了中書省,你不把中書省給撐起來,那你要我指望誰?”

胡惟庸眼珠子一轉,心想:你老人家這是考驗我呢?你放心,我的回答保你滿意!

於是,胡惟庸跪在地上說道:“如果皇上硬是要罷掉楊相,我倒是覺得御史臺劉中丞出任左相是再適合不過了。”

胡惟庸知道,此時不僅是自己不能答應入主中書省,就是推薦人選,也不能推薦自己淮西集團的,不然,朱元璋必定認為自己有私心。

雖然胡惟庸推薦劉伯溫,讓朱元璋心中很高興,但是這不解決根本問題呀!因為劉伯溫要是肯出任左相,早就當上了,還要他胡惟庸推薦呀?

於是,朱元璋搖了搖頭道:“劉伯溫身兼御史中丞和太史令,手頭的工作很多,他還要替自己謀劃軍機,這左相他是顧不過來了。要是能顧得過來,我早讓他當左相了。”

見朱元璋如此一說,胡惟庸立即回覆道:“那就召回汪廣洋呀!眼下主持中書省,沒有比他更適合的人選了。”

胡惟庸這麼一說,朱元璋雖然面上無任何反應,但心中卻是為胡惟庸點了一個大大的贊。殺楊憲,召回汪廣洋可以說是對當初罷汪廣洋左相之事,給世人一個最好的交待了。

在世人眼中,當初皇上因為一點小事貶謫了汪廣洋,現在心生後悔,不僅殺掉了彈劾他的楊憲,還召回了他。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皇上可能會因一時之氣而貶謫、流放一個人,但事情平靜下來之後,皇上又會主動檢討自己的過失,採取一些亡羊補牢的辦法。這又可以收買多少人心呀?

另外,自己殺楊憲的真正動機是因為這小子洩漏了李文忠在福建私自招募養蠱人的訊息,這本來就是一件見不得光的事兒。讓這事兒掩蓋在楊憲與汪廣洋的恩怨之中,那才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胡惟庸退下之後,立即就此事向病床前的李善長做了專題彙報。李善長對胡惟庸建議召回汪廣洋的建議也是十分滿意。

第二天,退朝之後,朱元璋又專程探訪了李善長。他是想摸一摸李善長對於此事是個什麼態度。

朱元璋對李善長是一陣噓寒問暖之後,突然說道:“百室啊!你這躺上床上也好幾個月啦!朕盼你是盼星星、盼月亮啊!要是你現在還在左相任上,為朕排憂解難,朕哪有現在這許多煩惱?”

聽朱元璋如此一說,剛剛還在兒子李祺的攙扶下,才勉強坐起來的李善長突然示意兒子李祺扶他下床。

李祺不明白父親想幹什麼,立即是關切地問道:“父親大人,您,您……”

李善長一邊掙扎著準備站起來,一邊氣喘吁吁地邊咳嗽邊說道:“咳,咳,快,快,快扶我,咳,咳,起來,咳,咳,給,給,咳,咳,給皇上,咳,咳,磕頭,咳,咳,謝罪,咳,咳……”

到這個時候,朱元璋和李祺才弄明白,剛才朱元璋說李善長未能在左相位置上,為他排憂解難,李善長聽了要下床磕頭謝罪。

李祺正愣在那裡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立即勸解道:“百室呀!你我一路風風雨雨地走過來,你就像我的老大哥一樣,我剛才這話只是有感而發,絕沒有半點怪罪你的意思!你,你還是好好在床上躺著……”

朱元璋一邊說著,一邊抓著李善長的肩膀,阻止他起身。自從李善長病倒之後,朱元璋也曾多次一個人獨自思考過這個問題。

為什麼朱升老爺子突然告老還鄉?為什麼李善長又突然病倒?為什麼劉伯溫死也不肯出任左相?

捫心自問,朱元璋依仗這三個人,也猜忌這三個人。這三個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或許他們三人已經感受到了自己對他們的猜忌,他們三人也明白大明王朝已立,是時候激流勇退了……

朱元璋心中很清楚,沒有了朱升,影響還不是很明顯。如果連李善長和劉伯溫也沒有了,那他自己肩上的擔子無疑是更重了。

雖然現在已不同於創業階段,沒有朱升、李善長、劉伯溫三人,似乎還是玩得轉。但是,沒有這三個人,想到轉得好、轉得快、轉得健康,那恐怕是很難了……

朱元璋還在勸阻李善長下床,李善長便衝兒子說道:“你,你,咳,咳,你小子,咳,咳,快替我給,咳,咳,給皇上跪下,咳,咳,磕頭謝罪,咳,咳……”

李祺是李善長獨子,生於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當時才剛剛十八歲。本來李祺上面還有幾個哥哥、姐姐的,但元末兵荒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